去看中文网 www.7qzw.com,江山国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赣山附近聚集了俚兵绝对有上万之众,再加上附近有数万百姓,随时可以从中动员作战。
欧阳询相信在赵军大举围剿林士弘之时,冯盎率军驻扎在此并不是偶然。
不久欧阳询被带入当地最大一间栏屋。欧阳询不用看也可以猜出,居中那名手脚粗大,身材高过旁人一筹的俚人首领就是冯盎,而在冯盎左右多是俚,僚二部的渠帅,豪强。
这些俚帅多是肤色黝黑,身材瘦矮于汉人一些。不过欧阳询也知不可以貌取人,从这些人脸上透着精悍之色上看,就知道俚僚二族并非是轻易屈从外部武力的民族。
而冯盎以汉人的身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一来是冯家子弟骁勇善战,其本人也是当地一流武将,二来就是隋,陈两朝对岭南的统治,需要一个汉人出身的首领,来统治当地俚民,同时也方便与朝廷交流,三来就是冯家与岭南俚族领袖冼家联姻,冯盎的祖母冼夫人就是冼家出身。
所以冯氏家族,就是汉,俚二族交融后为两族认可,代治岭南的家族。
至于冯盎也不一般,当年潮成五洲僚人造反,时隋朝在岭南代言人冼夫人已是病逝,杨素与冯盎讨论平定叛乱之策,而冯盎分析头头是道。连当时第一兵法家杨素也不由对左右陈赞冯盎此人,想不到蛮夷中竟有这样的人物。之后冯盎率军讨平五洲叛乱,朝廷对他信任有加。
“来者何人?”冯盎问道。
欧阳询言道:“某乃是大赵河南道大行台兵部尚书欧阳询,尔可是汉阳令冯盎?”
冯盎乃是前隋时为汉阳太守。所以欧阳询叫得是他原本官名。而冯盎听说欧阳询是兵部尚书也是微微一愣,他身在大隋仕官多年。当然知道兵部尚书官位不低。
冯盎本以为来着不过赵国一般使者,但听冯盎身份改色道:“原来是八座尚书。失敬失敬,来人给欧阳尚书看座!”
冯盎说到这里,与一旁俚僚首领用俚语说了冯盎身份,众人都是一并点点头,也收起了几分轻慢。
欧阳询得座坐下后道:“冯太守不在南海坐镇,却率军至赣山有什么打算?”
冯盎笑着道:“听说岭北战乱频发,不少盗寇流窜岭南为祸,前有番禺高法澄、冼宝彻起兵,某率军镇之方平。眼下观兵赣山也是有提防之意。”
韦叔谐朗声道:“冯太守所言,与我所听有所不同,据我所知高法澄乃是前隋郎将,虽久在岭南,但身边没有多少人马。我倒是听说是岭南冼氏冼宝彻,借高法澄的名义起兵叛乱才是。”
韦叔谐这么说,也暗指冯盎在岭南的地位也并非那么稳固,否则一直支持冯家的冼氏一族的冼宝彻,冼智臣叔侄也不会起兵反对。
冯盎双眼一眯问道:“阁下是谁。若未来过岭南,怎敢轻言?”
韦叔谐道:“在下姓韦,家祖讳洸。”
冯盎点点头道:“原来是故人之后,当年番禺人王仲宣谋反。各族首领皆响应,尔祖父被大军困于南海,是某率军先败陈佛智。再与尔祖父合兵再破王仲宣。当年我们二人并肩作战,没想到他的孙儿都这么大了。
冯盎这么说。一来自述当年功绩,救出韦洸。于他韦家有恩,二来以长辈身份点出韦叔谐,不要在自己面前胡说八道。
韦叔谐倒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朗声道:“祖父也多次与某说过冯太守的英勇,他说当年率军入岭南,为陈朝岭南守将徐璒所阻,后请陈后主致书给冼夫人,使其归隋朝,为了证明是真的,还把冼夫人曾经献给陈朝的扶南犀杖及陈后主的兵符拿给她看。冼夫人见到信及物件,始确信陈朝已灭亡,便派军迎家祖率军入岭南,各地才闻风归附。”
“故而家祖一直说平定岭南,他实不敢居功,多靠了冼夫人深明大义才是。”
冯盎听了双眼一眯,笑了笑,而是与一旁俚僚首领转述了韦叔谐的话,众人倒是脸上有了笑意。进门时彼此剑拔弩张的气氛少了许多。
欧阳询也是微微点头,看来带韦叔谐出使岭南还真是一个正确决定,当然冯盎不是几句话就能够说服的人,到了这个地步了什么拍马匹的话,最多只能缓和一下气氛,但要冯盎真正投靠大赵的,只有靠实力和利益两个方面。
欧阳询当下拿出李重九诏书给冯盎道:“眼下吾主有横扫天下之志,岭南之地虽地处荒蛮,但是也是汉家之地,敢问冯太守眼下怎么打算?”
“吾眼下已是向李唐称臣了。若是贵主要我叛唐而降赵,岂非让吾大义有亏?”
欧阳询笑着道:“可是某听说,贵主去年绝了对李唐之贡,又没有派人至长安朝贺新年,我看这是称臣的意思吗?”
冯盎没有料到欧阳询居然了解这么清楚,当下随口道:“那是因为地处偏僻,路上贼寇甚多,故而去年没有成行,但今年去朝贡的人马已是在准备了。”
欧阳询也不揭破,冷笑一声道:“就当冯将军真是效忠李唐吧,不过当初陛下派人告之西突厥可汗使者时,有一句话是,不作我们赵国的朋友,就是赵国的敌人,两条路自己选。敢问冯太守这么做的后果考虑过吗?”
 ... -->>
这赣山附近聚集了俚兵绝对有上万之众,再加上附近有数万百姓,随时可以从中动员作战。
欧阳询相信在赵军大举围剿林士弘之时,冯盎率军驻扎在此并不是偶然。
不久欧阳询被带入当地最大一间栏屋。欧阳询不用看也可以猜出,居中那名手脚粗大,身材高过旁人一筹的俚人首领就是冯盎,而在冯盎左右多是俚,僚二部的渠帅,豪强。
这些俚帅多是肤色黝黑,身材瘦矮于汉人一些。不过欧阳询也知不可以貌取人,从这些人脸上透着精悍之色上看,就知道俚僚二族并非是轻易屈从外部武力的民族。
而冯盎以汉人的身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一来是冯家子弟骁勇善战,其本人也是当地一流武将,二来就是隋,陈两朝对岭南的统治,需要一个汉人出身的首领,来统治当地俚民,同时也方便与朝廷交流,三来就是冯家与岭南俚族领袖冼家联姻,冯盎的祖母冼夫人就是冼家出身。
所以冯氏家族,就是汉,俚二族交融后为两族认可,代治岭南的家族。
至于冯盎也不一般,当年潮成五洲僚人造反,时隋朝在岭南代言人冼夫人已是病逝,杨素与冯盎讨论平定叛乱之策,而冯盎分析头头是道。连当时第一兵法家杨素也不由对左右陈赞冯盎此人,想不到蛮夷中竟有这样的人物。之后冯盎率军讨平五洲叛乱,朝廷对他信任有加。
“来者何人?”冯盎问道。
欧阳询言道:“某乃是大赵河南道大行台兵部尚书欧阳询,尔可是汉阳令冯盎?”
冯盎乃是前隋时为汉阳太守。所以欧阳询叫得是他原本官名。而冯盎听说欧阳询是兵部尚书也是微微一愣,他身在大隋仕官多年。当然知道兵部尚书官位不低。
冯盎本以为来着不过赵国一般使者,但听冯盎身份改色道:“原来是八座尚书。失敬失敬,来人给欧阳尚书看座!”
冯盎说到这里,与一旁俚僚首领用俚语说了冯盎身份,众人都是一并点点头,也收起了几分轻慢。
欧阳询得座坐下后道:“冯太守不在南海坐镇,却率军至赣山有什么打算?”
冯盎笑着道:“听说岭北战乱频发,不少盗寇流窜岭南为祸,前有番禺高法澄、冼宝彻起兵,某率军镇之方平。眼下观兵赣山也是有提防之意。”
韦叔谐朗声道:“冯太守所言,与我所听有所不同,据我所知高法澄乃是前隋郎将,虽久在岭南,但身边没有多少人马。我倒是听说是岭南冼氏冼宝彻,借高法澄的名义起兵叛乱才是。”
韦叔谐这么说,也暗指冯盎在岭南的地位也并非那么稳固,否则一直支持冯家的冼氏一族的冼宝彻,冼智臣叔侄也不会起兵反对。
冯盎双眼一眯问道:“阁下是谁。若未来过岭南,怎敢轻言?”
韦叔谐道:“在下姓韦,家祖讳洸。”
冯盎点点头道:“原来是故人之后,当年番禺人王仲宣谋反。各族首领皆响应,尔祖父被大军困于南海,是某率军先败陈佛智。再与尔祖父合兵再破王仲宣。当年我们二人并肩作战,没想到他的孙儿都这么大了。
冯盎这么说。一来自述当年功绩,救出韦洸。于他韦家有恩,二来以长辈身份点出韦叔谐,不要在自己面前胡说八道。
韦叔谐倒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朗声道:“祖父也多次与某说过冯太守的英勇,他说当年率军入岭南,为陈朝岭南守将徐璒所阻,后请陈后主致书给冼夫人,使其归隋朝,为了证明是真的,还把冼夫人曾经献给陈朝的扶南犀杖及陈后主的兵符拿给她看。冼夫人见到信及物件,始确信陈朝已灭亡,便派军迎家祖率军入岭南,各地才闻风归附。”
“故而家祖一直说平定岭南,他实不敢居功,多靠了冼夫人深明大义才是。”
冯盎听了双眼一眯,笑了笑,而是与一旁俚僚首领转述了韦叔谐的话,众人倒是脸上有了笑意。进门时彼此剑拔弩张的气氛少了许多。
欧阳询也是微微点头,看来带韦叔谐出使岭南还真是一个正确决定,当然冯盎不是几句话就能够说服的人,到了这个地步了什么拍马匹的话,最多只能缓和一下气氛,但要冯盎真正投靠大赵的,只有靠实力和利益两个方面。
欧阳询当下拿出李重九诏书给冯盎道:“眼下吾主有横扫天下之志,岭南之地虽地处荒蛮,但是也是汉家之地,敢问冯太守眼下怎么打算?”
“吾眼下已是向李唐称臣了。若是贵主要我叛唐而降赵,岂非让吾大义有亏?”
欧阳询笑着道:“可是某听说,贵主去年绝了对李唐之贡,又没有派人至长安朝贺新年,我看这是称臣的意思吗?”
冯盎没有料到欧阳询居然了解这么清楚,当下随口道:“那是因为地处偏僻,路上贼寇甚多,故而去年没有成行,但今年去朝贡的人马已是在准备了。”
欧阳询也不揭破,冷笑一声道:“就当冯将军真是效忠李唐吧,不过当初陛下派人告之西突厥可汗使者时,有一句话是,不作我们赵国的朋友,就是赵国的敌人,两条路自己选。敢问冯太守这么做的后果考虑过吗?”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