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中文网 www.7qzw.com,木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宗三之间的那点旧谊,更重要的还是想要“借谭家这块地盘,在中国、起码也是要在上海搞出点名堂来”而要想在今日之中国认真做出一点事体来,不受一点冤枉气、不吃一点冤枉官司,简直是不可能的。对此,他们是充分交换过看法的,自认为是做好了各种思想准备的。怎么就一下沉不住气了呢?况且只不过是从宗三那里受一点冤枉气,也算不了个啥么。宗三这个人我们还不清楚?公子哥儿嘛。任性。一阵风雨一阵雷。雷过云开,雨过天晴。心里不记仇。就这点名堂。
果不其然,到晚上,宗三主动找存伯,(他不好意思去找陈实,)讲,既然你们要试,那就试一试吧。反正花不了多少钞票。不过有两条。-,先在豫丰小范围里试,谭家花园的那帮子人等下一步再讲;二,伙食标准不要定得太高,传出去,真的变成我谭宗三败家精,天天请大家下馆子了。你们也给我留点面子,好啃?存伯等人偷偷一笑,松下一口气赶紧去办包饭的事。谭宗三就没再把这一顿中饭的事放在心里,第二天几乎忘了个差不多。到中午时分,只见存伯来请,说有事让他到楼下大餐间去一趟。“又是啥花头经?”他收拾好刚拟就的几份电报稿,一面起身跟存伯往外走去,一面问。“开幕式。”存伯微笑着只是简略地答了三个字。“开幕式?搞啥搞?”宗三又问。“侬去了就晓得了。”存伯再不多讲。
这时,大然和陈实毕恭毕敬地分立在大餐间门的两旁,皮鞋头发统统擦得锃光贼亮。一见宗三走了过来,两人学那英国皇室侍卫长的样子,赶快躬身为他拉开大餐间的硬木雕花大门。宗三真被他们吓了一大跳,愕然回顾存伯,问道,做啥?想吃掉我!三位均笑而不答,做了个手势,请宗三继续往里进。宗三迟疑地放慢脚步,抬头看去,只见全体豫丰员工,不论职位高低,一律穿着定做的“员工服”男士一律深藏青,小立领中山式;女士一律宽背带天蓝薄呢裙加长袖白衬衣。每人面前都摆放着一份由大中西菜社送来的午餐。餐具也都是统一购制分发保管。整齐划一。眼门前真是一亮,紧着又是一声“雷”响。全体起立,齐声喊叫:“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是他们对这位年轻的谭氏集团新总裁的爱称。简称。谭宗三嘛。三十三岁嘛。三三见九嘛。九五至尊嘛。“三三三三,三”如此齐心协力、肝胆相照、温馨备至在场所有的眼瞳子里都充满了感激和决心,至使谭宗三心里一阵酸热,霎时间竟不知说什么才好,王顾左右而支吾了起来:“三这嘿嘿”说起来,发明“三”这个昵称的,还是工作班子里那个叫黄畹町的女秘。二十一岁。上海景华会计专科学校毕业。前两天午休时,她跟几个同事边吃边聊天。那时候当然没有这样一顿免费午餐好享用。大家不是到马路对过小摊头上叫一碗阳春面、菜肉馄饨点点饥,就是从自己家里带点隔夜的剩菜剩饭来混一顿算数。黄畹町基本上不带饭。她在豫丰同仁中,年纪最小,又是个单身的黄花闺女,头脑活络嘴巴甜,所以总有人邀她下馆子“陪吃”至于那些带饭的男雇员,饭盒子里只要有点好吃的,也总要搛一两块让她尝尝。好像只有让她尝过一口,剩下的饭菜吃起来才会特别香。难怪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女雇员戳着那些男雇员的额角头,咬牙切齿地笑诳道:“贱骨头。没有一个好脚色。”一个刚举家南迁来上海的中年男雇员,操一口带天津卫侉腔的洋泾浜上海话,笑道:“咱天津卫有句老话这么说,十八九的小丫头,没模样儿,还有个水灵劲儿哩!这,您老就别不服气了。”
那天,黄畹町一边嘬着那个“天津卫”饭盒里的糖醋小排骨,一边问他:“‘三’中午吃啥?我来了这么多大,还没有看见他出去吃过中饭。他不吃中饭,活神仙?”
“三?三是嘛?”“天津卫”和所有在场的人一样,让她说蒙了。
“谭宗三呀。还有嘛?!”
“哎哟,三啊。怎么这么亲热。谭老板也不叫了,就一声‘三儿’。啥关系啥程度啦?”“天津卫”哈哈嚷道。
“侬管我啥关系啥程度!”黄畹町得意兮兮地白了那一帮子家伙们一眼。这时谭宗三慢吞吞走了过来,问:“啥人叫我‘三儿’?”
当时,所有在场的人都极为尴尬。黄畹町也闹了个大红脸,吭吭哧哧地,没敢站出来承认。僵持了一会儿,吃完饭的人,便趁机赶快溜到卫生间去洗饭盒,离开这是非之地;没吃完的,也忙低下头去只顾大嚼,努力做到目不斜视。一时间气氛搞得相当紧张。谭宗三一走,马上就有人冲黄畹町指指戳戳、又苦笑又叹气又晃脑袋又撇嘴地作了一系列无声的责备。
而这一个下午,直到下班前,很有几位三四十岁的老兄心里像装满了碎玻璃碴似的,总想找个机会,个别去向三老板解释清楚,中午发生的事,跟他们没有一点关系。他们怎么会这么不晓轻重地把老板称作“三儿”?
但一直到下班前半小时,并没有发生他们认为一定会发生的事。后来就下班。回家。只是到第二天,发现畹町姑娘没来上班。大家以为她病了。那时候上海弄堂里的公用电话网远没有现在发达。传呼业务也远没有现在开展得如此通畅便当。同事间有什么事都是等下一回见面了再说,还没养成打电话通消息问候的习惯。第三天,依然不见黄畹町上班,有人就问,黄小姐哪能(怎么)了,啥人有啥消息?到十点钟光景,周存伯领了一个三十几岁、背稍微有点驼起的精瘦男子走了进来,并关照秘书股长,把黄畹町手头的那一摊事情,统统移交给这位“蒋先生”“蒋先生”忙向秘书股长和善地笑着弯弯腰说道,多多指教多指指指教。(这家伙好像口吃得还挺厉害)秘书股长着实愣怔住了,过后赶紧问,黄黄小姐呢?周存伯斩钉截铁地打断了他的话,答道,黄小姐已另谋高就。不再来豫丰别墅上班了。大家一下都呆掉。
是的,在这个被那四位独臂人调校得高度合拍、高度紧张、高度“机械化”了的工作小班子里,有没有这么一个既精通业务、又年轻而随和的小姑娘存在,对于这些日夜伏案工作得脸都发黄变绿了的中年男子来说,的确是很不一样的。
后来才得知开除黄畹町并不是谭宗三的主意。他事先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么一档子事。“蒋先生”正式接手工作后的第二天(第三天?)谭宗三到秘书股的小写字间来过一趟。还是那副慢慢吞吞的样子。四处查寻一番,便在黄畹町原先用的办公桌前站住了,犹豫了好大一会儿,还问,那个叫我“三儿”的小姑娘呢,怎么不按时来上班?你看,居然还在找她。还记得她叫过他“三儿”
谭宗三得知黄畹町已被清退,清退她的是周存伯,而且清退的理由只因为那天她在背后叫了他一声“三儿”真是气得不得了。他立即大步向周存伯的写字间走去。但走到门口,他却又犹豫了。他觉得自己就这样一股脑儿地撞进去,会使存伯下不了台,更会在豫丰别墅里闹出一个不小的响动。这件事非管不可,不过,还是得照顾到存伯的面子。于是他忍了忍,叫住一个迎面走过来的工作人员,让他去通知周先生,立即到他的写字间来议事。
“周先生好像正在跟几个部门主管谈远东汇通银行的一桩啥事体”那工作人员好心地报告道。
“不管他在开啥会,统统给我停了。”谭宗三不耐烦地打断对方的话“叫他马上到我写字间来。另外,请张先生陈先生也一道来。”宗三没有叫鲰荛,是因为鲰荛平日不来豫丰坐班。他给鲰荛的任务是调查“谭家男人活不到五十二岁”这种传说的真实性、并查清其原委。既然要调查,当然就不能天天在豫丰泡着。再说,鲰荛的身体状况也不允许他天天来坐班。
79
黄畹町并不知道自己脚上那双旧皮鞋的式样跟过去黄克莹穿的那双一模一样;更没人告诉她,在她之前,也有一个同样姓黄的女子曾非常近非常近地进入过谭氏集团现任总裁谭宗三的视界。
黄畹町比黄克莹当然又要年轻得多。她离开学校还不到两个月。经张大然介绍进入豫丰别墅,兼管文档内务。
她突然发觉,这位三先生总是喜欢盯牢她的脚看。她回去告诉她姆妈。黄畹町的阿爸独自一人正在旁边的小台子上,烫了一壶“加饭”买了两块五香豆腐于,笃悠悠地吃着;听见女儿这么一句悄悄话,便扬起粗短的眉毛,瓮声瓮气地追问:“看侬的脚?搞啥百页结?”
黄畹町本不想让阿爸晓得这桩事的,现在反让阿爸明着这么一追问,立时红起脸,推了阿爸一把,嗔啐道:“不要不要。啥人叫侬偷听的?不要不要”说着拉起腿脚不太灵便的姆妈往天井里走去。
“侬姆妈懂啥?”黄福奎忙拦住母女两,并关上通天井的门,继续追问“到底哪能一回事?快讲把我听。那位三老板盯牢侬的脚看,还做啥了?摸侬了?请侬去跳舞厅了?”
“哎呀姆妈,侬听听阿爸这张嘴巴呀!”女儿大红起脸,连连跺着脚,叫道。
“快点讲把我听”
“不睬侬不睬侬。”
“啥睬侬不睬侬!快讲。”黄福奎吼叫起来。
这时,从二楼窗口飘出一声糯答答的“阿福——大清老早,又在跟啥人光火哉?”
这声糯答答的询问,发自一个叫佘玉花的女人。
佘玉花原来是汪升记锅炉厂老板汪介孚的小老婆。大老婆生了三个女儿,她也生了三个女儿。天下就有这等怪事,她的三个女儿居然跟大老婆的三个女儿长得一模一样。所有的熟人都对此拍案称奇。后来,她生了个儿子,大老婆也生了个儿子。但这一次却又颠倒过了。余五花生的这个儿子跟大老婆生的那个儿子长得完全不一样。特别叫人心烦的是,尤其不像汪介乳讲不出他像啥人,反正不像汪家门里的人。更叫人烦心的是,这儿子长到后来有点像隔壁十二号里修棕棚的“袁嘎里”(姓袁的那家伙)。于是,汪家上上下下、包括爷叔娘舅家里的人,统统想不通,一致板上钉钉般认准这“儿子”是个“肮三货”“杂嘎(野)种”汪老板为此天天发心口痛毛病。大老婆天天挥舞鸡毛掸帚,逼她讲出这个“杂嘎种”的生父到底是啥人。不肯讲,就给我滚。
“滚就滚!”
佘玉花倒满讲义气,到最后也没有讲出这儿子的生父到底是啥人,总算滚出了汪家门,做了舞女。后来还做过一段“半开门”(不公开人籍的妓女)。后来一段时间又当过青帮里的“红鞋老七”再以后,就搬到这幢石库门房子里来了。又做过啥,就没有人晓得了。只看见她整天穿得宽宽松松,搽得白白净净,脚上一双绣花鞋,手里捧着个水烟袋,有时候请两个白袜青履的本帮道士来做做清事,放放斋戒。她一个人住了二楼前后两间房间。后楼的小间里,按道观的规矩,布置着神幔灵幡桌围跪垫。至于供器之类,如香烛台花瓶果盘净盂香筒更是一应俱全。还挂着这样一副用龙凤花鸟没骨飞白体写就的对子。对子上写的是:“如履冰谷若对严师”
但楼上楼下、左邻右舍都晓得,佘玉花是黄福奎的老相好。
宗三之间的那点旧谊,更重要的还是想要“借谭家这块地盘,在中国、起码也是要在上海搞出点名堂来”而要想在今日之中国认真做出一点事体来,不受一点冤枉气、不吃一点冤枉官司,简直是不可能的。对此,他们是充分交换过看法的,自认为是做好了各种思想准备的。怎么就一下沉不住气了呢?况且只不过是从宗三那里受一点冤枉气,也算不了个啥么。宗三这个人我们还不清楚?公子哥儿嘛。任性。一阵风雨一阵雷。雷过云开,雨过天晴。心里不记仇。就这点名堂。
果不其然,到晚上,宗三主动找存伯,(他不好意思去找陈实,)讲,既然你们要试,那就试一试吧。反正花不了多少钞票。不过有两条。-,先在豫丰小范围里试,谭家花园的那帮子人等下一步再讲;二,伙食标准不要定得太高,传出去,真的变成我谭宗三败家精,天天请大家下馆子了。你们也给我留点面子,好啃?存伯等人偷偷一笑,松下一口气赶紧去办包饭的事。谭宗三就没再把这一顿中饭的事放在心里,第二天几乎忘了个差不多。到中午时分,只见存伯来请,说有事让他到楼下大餐间去一趟。“又是啥花头经?”他收拾好刚拟就的几份电报稿,一面起身跟存伯往外走去,一面问。“开幕式。”存伯微笑着只是简略地答了三个字。“开幕式?搞啥搞?”宗三又问。“侬去了就晓得了。”存伯再不多讲。
这时,大然和陈实毕恭毕敬地分立在大餐间门的两旁,皮鞋头发统统擦得锃光贼亮。一见宗三走了过来,两人学那英国皇室侍卫长的样子,赶快躬身为他拉开大餐间的硬木雕花大门。宗三真被他们吓了一大跳,愕然回顾存伯,问道,做啥?想吃掉我!三位均笑而不答,做了个手势,请宗三继续往里进。宗三迟疑地放慢脚步,抬头看去,只见全体豫丰员工,不论职位高低,一律穿着定做的“员工服”男士一律深藏青,小立领中山式;女士一律宽背带天蓝薄呢裙加长袖白衬衣。每人面前都摆放着一份由大中西菜社送来的午餐。餐具也都是统一购制分发保管。整齐划一。眼门前真是一亮,紧着又是一声“雷”响。全体起立,齐声喊叫:“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是他们对这位年轻的谭氏集团新总裁的爱称。简称。谭宗三嘛。三十三岁嘛。三三见九嘛。九五至尊嘛。“三三三三,三”如此齐心协力、肝胆相照、温馨备至在场所有的眼瞳子里都充满了感激和决心,至使谭宗三心里一阵酸热,霎时间竟不知说什么才好,王顾左右而支吾了起来:“三这嘿嘿”说起来,发明“三”这个昵称的,还是工作班子里那个叫黄畹町的女秘。二十一岁。上海景华会计专科学校毕业。前两天午休时,她跟几个同事边吃边聊天。那时候当然没有这样一顿免费午餐好享用。大家不是到马路对过小摊头上叫一碗阳春面、菜肉馄饨点点饥,就是从自己家里带点隔夜的剩菜剩饭来混一顿算数。黄畹町基本上不带饭。她在豫丰同仁中,年纪最小,又是个单身的黄花闺女,头脑活络嘴巴甜,所以总有人邀她下馆子“陪吃”至于那些带饭的男雇员,饭盒子里只要有点好吃的,也总要搛一两块让她尝尝。好像只有让她尝过一口,剩下的饭菜吃起来才会特别香。难怪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女雇员戳着那些男雇员的额角头,咬牙切齿地笑诳道:“贱骨头。没有一个好脚色。”一个刚举家南迁来上海的中年男雇员,操一口带天津卫侉腔的洋泾浜上海话,笑道:“咱天津卫有句老话这么说,十八九的小丫头,没模样儿,还有个水灵劲儿哩!这,您老就别不服气了。”
那天,黄畹町一边嘬着那个“天津卫”饭盒里的糖醋小排骨,一边问他:“‘三’中午吃啥?我来了这么多大,还没有看见他出去吃过中饭。他不吃中饭,活神仙?”
“三?三是嘛?”“天津卫”和所有在场的人一样,让她说蒙了。
“谭宗三呀。还有嘛?!”
“哎哟,三啊。怎么这么亲热。谭老板也不叫了,就一声‘三儿’。啥关系啥程度啦?”“天津卫”哈哈嚷道。
“侬管我啥关系啥程度!”黄畹町得意兮兮地白了那一帮子家伙们一眼。这时谭宗三慢吞吞走了过来,问:“啥人叫我‘三儿’?”
当时,所有在场的人都极为尴尬。黄畹町也闹了个大红脸,吭吭哧哧地,没敢站出来承认。僵持了一会儿,吃完饭的人,便趁机赶快溜到卫生间去洗饭盒,离开这是非之地;没吃完的,也忙低下头去只顾大嚼,努力做到目不斜视。一时间气氛搞得相当紧张。谭宗三一走,马上就有人冲黄畹町指指戳戳、又苦笑又叹气又晃脑袋又撇嘴地作了一系列无声的责备。
而这一个下午,直到下班前,很有几位三四十岁的老兄心里像装满了碎玻璃碴似的,总想找个机会,个别去向三老板解释清楚,中午发生的事,跟他们没有一点关系。他们怎么会这么不晓轻重地把老板称作“三儿”?
但一直到下班前半小时,并没有发生他们认为一定会发生的事。后来就下班。回家。只是到第二天,发现畹町姑娘没来上班。大家以为她病了。那时候上海弄堂里的公用电话网远没有现在发达。传呼业务也远没有现在开展得如此通畅便当。同事间有什么事都是等下一回见面了再说,还没养成打电话通消息问候的习惯。第三天,依然不见黄畹町上班,有人就问,黄小姐哪能(怎么)了,啥人有啥消息?到十点钟光景,周存伯领了一个三十几岁、背稍微有点驼起的精瘦男子走了进来,并关照秘书股长,把黄畹町手头的那一摊事情,统统移交给这位“蒋先生”“蒋先生”忙向秘书股长和善地笑着弯弯腰说道,多多指教多指指指教。(这家伙好像口吃得还挺厉害)秘书股长着实愣怔住了,过后赶紧问,黄黄小姐呢?周存伯斩钉截铁地打断了他的话,答道,黄小姐已另谋高就。不再来豫丰别墅上班了。大家一下都呆掉。
是的,在这个被那四位独臂人调校得高度合拍、高度紧张、高度“机械化”了的工作小班子里,有没有这么一个既精通业务、又年轻而随和的小姑娘存在,对于这些日夜伏案工作得脸都发黄变绿了的中年男子来说,的确是很不一样的。
后来才得知开除黄畹町并不是谭宗三的主意。他事先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么一档子事。“蒋先生”正式接手工作后的第二天(第三天?)谭宗三到秘书股的小写字间来过一趟。还是那副慢慢吞吞的样子。四处查寻一番,便在黄畹町原先用的办公桌前站住了,犹豫了好大一会儿,还问,那个叫我“三儿”的小姑娘呢,怎么不按时来上班?你看,居然还在找她。还记得她叫过他“三儿”
谭宗三得知黄畹町已被清退,清退她的是周存伯,而且清退的理由只因为那天她在背后叫了他一声“三儿”真是气得不得了。他立即大步向周存伯的写字间走去。但走到门口,他却又犹豫了。他觉得自己就这样一股脑儿地撞进去,会使存伯下不了台,更会在豫丰别墅里闹出一个不小的响动。这件事非管不可,不过,还是得照顾到存伯的面子。于是他忍了忍,叫住一个迎面走过来的工作人员,让他去通知周先生,立即到他的写字间来议事。
“周先生好像正在跟几个部门主管谈远东汇通银行的一桩啥事体”那工作人员好心地报告道。
“不管他在开啥会,统统给我停了。”谭宗三不耐烦地打断对方的话“叫他马上到我写字间来。另外,请张先生陈先生也一道来。”宗三没有叫鲰荛,是因为鲰荛平日不来豫丰坐班。他给鲰荛的任务是调查“谭家男人活不到五十二岁”这种传说的真实性、并查清其原委。既然要调查,当然就不能天天在豫丰泡着。再说,鲰荛的身体状况也不允许他天天来坐班。
79
黄畹町并不知道自己脚上那双旧皮鞋的式样跟过去黄克莹穿的那双一模一样;更没人告诉她,在她之前,也有一个同样姓黄的女子曾非常近非常近地进入过谭氏集团现任总裁谭宗三的视界。
黄畹町比黄克莹当然又要年轻得多。她离开学校还不到两个月。经张大然介绍进入豫丰别墅,兼管文档内务。
她突然发觉,这位三先生总是喜欢盯牢她的脚看。她回去告诉她姆妈。黄畹町的阿爸独自一人正在旁边的小台子上,烫了一壶“加饭”买了两块五香豆腐于,笃悠悠地吃着;听见女儿这么一句悄悄话,便扬起粗短的眉毛,瓮声瓮气地追问:“看侬的脚?搞啥百页结?”
黄畹町本不想让阿爸晓得这桩事的,现在反让阿爸明着这么一追问,立时红起脸,推了阿爸一把,嗔啐道:“不要不要。啥人叫侬偷听的?不要不要”说着拉起腿脚不太灵便的姆妈往天井里走去。
“侬姆妈懂啥?”黄福奎忙拦住母女两,并关上通天井的门,继续追问“到底哪能一回事?快讲把我听。那位三老板盯牢侬的脚看,还做啥了?摸侬了?请侬去跳舞厅了?”
“哎呀姆妈,侬听听阿爸这张嘴巴呀!”女儿大红起脸,连连跺着脚,叫道。
“快点讲把我听”
“不睬侬不睬侬。”
“啥睬侬不睬侬!快讲。”黄福奎吼叫起来。
这时,从二楼窗口飘出一声糯答答的“阿福——大清老早,又在跟啥人光火哉?”
这声糯答答的询问,发自一个叫佘玉花的女人。
佘玉花原来是汪升记锅炉厂老板汪介孚的小老婆。大老婆生了三个女儿,她也生了三个女儿。天下就有这等怪事,她的三个女儿居然跟大老婆的三个女儿长得一模一样。所有的熟人都对此拍案称奇。后来,她生了个儿子,大老婆也生了个儿子。但这一次却又颠倒过了。余五花生的这个儿子跟大老婆生的那个儿子长得完全不一样。特别叫人心烦的是,尤其不像汪介乳讲不出他像啥人,反正不像汪家门里的人。更叫人烦心的是,这儿子长到后来有点像隔壁十二号里修棕棚的“袁嘎里”(姓袁的那家伙)。于是,汪家上上下下、包括爷叔娘舅家里的人,统统想不通,一致板上钉钉般认准这“儿子”是个“肮三货”“杂嘎(野)种”汪老板为此天天发心口痛毛病。大老婆天天挥舞鸡毛掸帚,逼她讲出这个“杂嘎种”的生父到底是啥人。不肯讲,就给我滚。
“滚就滚!”
佘玉花倒满讲义气,到最后也没有讲出这儿子的生父到底是啥人,总算滚出了汪家门,做了舞女。后来还做过一段“半开门”(不公开人籍的妓女)。后来一段时间又当过青帮里的“红鞋老七”再以后,就搬到这幢石库门房子里来了。又做过啥,就没有人晓得了。只看见她整天穿得宽宽松松,搽得白白净净,脚上一双绣花鞋,手里捧着个水烟袋,有时候请两个白袜青履的本帮道士来做做清事,放放斋戒。她一个人住了二楼前后两间房间。后楼的小间里,按道观的规矩,布置着神幔灵幡桌围跪垫。至于供器之类,如香烛台花瓶果盘净盂香筒更是一应俱全。还挂着这样一副用龙凤花鸟没骨飞白体写就的对子。对子上写的是:“如履冰谷若对严师”
但楼上楼下、左邻右舍都晓得,佘玉花是黄福奎的老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