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中文网 www.7qzw.com,我在现代留过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马光的签押,确认无误后就郑重的收起来。
然后,他看向司马光,问道:“吾听说君实近来在都堂,一直在命人收集刑部的文书……”
司马光点点头。
吕公著叹息一声:“君实还是不肯忘记?”
司马光沉默的看向吕公著,无言就是他的回答。
吕公著摇了摇头,既对司马光感到无奈,也对其钦佩。
因为他自问,自己和司马光换位而处,绝做不到这个样子。
“君实啊……”吕公著叹息着劝道:“汝这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官家早就明牌了——朕就是天下第一孝子。
两宫则根本不愿也不肯,冒着和官家情分生分的风险,去动那些先帝的法令、政策。
特别是那几个德政。
前不久,刘挚和王岩叟的下场,更是让吕公著内心为之一颤。
刘挚官声素来很好,也很清廉,为人更是正直。
王岩叟更有着‘能吏’的名声。
然而,他们只是碰了一下先帝的‘就配法’,说了几句话。
就让官家龙颜大怒!
甚至直接将一个‘结党’的罪名扣在了这两个大臣脑袋上。
是的!
吕公著知道,刘挚、王岩叟两人,或许平素走得近了些。
可无论如何,都没到结党的地步!
至少现在还没有!
什么是结党?结党的标准又是什么?吕公著还不清楚?
可,官家就这么扣了罪名!
吕公著明白,这就是欲加之罪。
然而,官家就是要给他们一个结党的罪名!
他能怎么办?
当然陪着他一起演戏,一起给刘挚、王岩叟定罪!
不然呢?
对抗官家?
这不是在救刘挚、王岩叟,恰恰相反是在要他们的命!
也是真正的,让两个人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更坐实了结党的罪名。
司马光道:“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
吕公著摇摇头,他知道的,登州阿云案是司马光的心结。
特别是随着韩绛改革役法、将除了河北、河东、沿边的保甲法在事实上罢废,又对青苗法开始检讨后。
过去的很多旧党大臣,转而从要求尽罢王安石新法,变成了‘韩子华做到挺不错的,还是看看再说’。
新党就更有意思了。
王安石本人在江宁,一言不发。
但他常常和韩绛书信往来,虽然信里面只是谈佛论道或者品评诗词。
但这其实就是在给韩绛背书。
在都堂上的章惇,更是全力配合、支持韩绛。
甚至说出了:“役法一日不改,则有一日之患,保甲法一日不罢,则有一日之害!”这样的话。
新党、旧党的矛盾,因而开始逐渐消失。
甚至一些过去的旧党大臣,开始说起新法的好处来了。
譬如在洛阳的韩维,在大名府的冯京,现在都改口了。
就连朝中的范纯仁、吕大防这样过去认为是旧党骨干的大臣,如今也开始对一些新法做出正面评价了。
特别是,韩绛成立青苗法检讨司,还将青苗法改了个名目叫:便民低息贷之后,范纯仁就开始积极参与了青苗法的检讨,还给韩绛写了十几条意见。
所以,现在已经没有了尽罢新法的舆论基础和呼声。
改良派,或者说调和派占了上风。
这个事情,吕公著相信司马光也肯定知道。
所以,他能理解司马光。
推翻登州阿云案的判决,重塑刑统,是他最后的希望和指望。
吕公著想了很久,最后说道:“君实啊,此事老夫恐怕帮不上什么忙……”
“只能是提醒君实……无论如何,必须先和官家沟通!”
“不得官家点头……此事是做不成的!”
入朝这么久了,吕公著早就看明白了。
两宫那边,太皇太后可能还有些自己的想法,但向太后早就是对官家的意见全盘接受。
而太皇太后是绝对不可能,在没有得到向太后和官家,尤其是官家同意的情况下,对先帝的法令、政策进行什么修改!
就算太皇太后肯,高家人也不肯啊!
更何况,官家早就通过不断施恩、怀柔,把皇城司上下的亲事官、亲从官都笼络了。
御龙诸直,现在干脆就是只听福宁殿号令。
看看前些天官家生辰吧!
皇城司上下的贺表,都快堆满了福宁殿的案台。
而官家连夜批复的文字,更是被那些人供了起来!
吕公著听说过,就算是一个小小的指挥。
官家也御笔批答了对方的贺表,还言及其父祖的事迹、追赠的官职。
在这种情况下,那位官家只要成年,就必然亲政。
而且这个时间会很快!
可能过完年,就会有大臣上书‘恭请天子御殿亲政’。
毕竟,能混到待制级别的大臣,没有傻子!
这从龙拥戴之功,可是惹人眼红的很!
司马光点点头,对吕公著道:“晦叔放心,老夫知道的!”
司马光只是犟,也只有在面对王安石的新法的时候才会钻死胡同。
但他本人,是很清楚的。
自古以来,大臣想要修改/推翻任何法令、政策,都必须得到天子支持、背书。
“待老夫准备好,就会亲自请求入对!”
司马光对着福宁殿方向拱手:“官家圣明,自然能知晓,老夫所言所行,皆是一片忠心!”
吕公著听着,点头道:“如此最好!如此最好!”
只要司马光不硬来,不直接冲塔。
那么就算他搞砸了,也还有转圜的余地。
……
司马光回到自己的令厅,然后就一个人坐在了他的私人书房之中,看着那封在去陈州前就一直在写,写到了现在的奏疏。
同时,他也看着自己这些日子从刑部、大理寺里找到的那些案例。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荒诞又可笑。
至少在他司马光看来,这些案子,完全违背了天理人情,也违背了公序良俗。
然而,那些罪犯,却因为阿云案的判例的缘故,竟可逃过一死!
他看着这些东西,告诉自己:“还不够……还需要更多……”
只有案例足够多,才能在御前有足够的说服力!
马光的签押,确认无误后就郑重的收起来。
然后,他看向司马光,问道:“吾听说君实近来在都堂,一直在命人收集刑部的文书……”
司马光点点头。
吕公著叹息一声:“君实还是不肯忘记?”
司马光沉默的看向吕公著,无言就是他的回答。
吕公著摇了摇头,既对司马光感到无奈,也对其钦佩。
因为他自问,自己和司马光换位而处,绝做不到这个样子。
“君实啊……”吕公著叹息着劝道:“汝这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官家早就明牌了——朕就是天下第一孝子。
两宫则根本不愿也不肯,冒着和官家情分生分的风险,去动那些先帝的法令、政策。
特别是那几个德政。
前不久,刘挚和王岩叟的下场,更是让吕公著内心为之一颤。
刘挚官声素来很好,也很清廉,为人更是正直。
王岩叟更有着‘能吏’的名声。
然而,他们只是碰了一下先帝的‘就配法’,说了几句话。
就让官家龙颜大怒!
甚至直接将一个‘结党’的罪名扣在了这两个大臣脑袋上。
是的!
吕公著知道,刘挚、王岩叟两人,或许平素走得近了些。
可无论如何,都没到结党的地步!
至少现在还没有!
什么是结党?结党的标准又是什么?吕公著还不清楚?
可,官家就这么扣了罪名!
吕公著明白,这就是欲加之罪。
然而,官家就是要给他们一个结党的罪名!
他能怎么办?
当然陪着他一起演戏,一起给刘挚、王岩叟定罪!
不然呢?
对抗官家?
这不是在救刘挚、王岩叟,恰恰相反是在要他们的命!
也是真正的,让两个人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更坐实了结党的罪名。
司马光道:“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
吕公著摇摇头,他知道的,登州阿云案是司马光的心结。
特别是随着韩绛改革役法、将除了河北、河东、沿边的保甲法在事实上罢废,又对青苗法开始检讨后。
过去的很多旧党大臣,转而从要求尽罢王安石新法,变成了‘韩子华做到挺不错的,还是看看再说’。
新党就更有意思了。
王安石本人在江宁,一言不发。
但他常常和韩绛书信往来,虽然信里面只是谈佛论道或者品评诗词。
但这其实就是在给韩绛背书。
在都堂上的章惇,更是全力配合、支持韩绛。
甚至说出了:“役法一日不改,则有一日之患,保甲法一日不罢,则有一日之害!”这样的话。
新党、旧党的矛盾,因而开始逐渐消失。
甚至一些过去的旧党大臣,开始说起新法的好处来了。
譬如在洛阳的韩维,在大名府的冯京,现在都改口了。
就连朝中的范纯仁、吕大防这样过去认为是旧党骨干的大臣,如今也开始对一些新法做出正面评价了。
特别是,韩绛成立青苗法检讨司,还将青苗法改了个名目叫:便民低息贷之后,范纯仁就开始积极参与了青苗法的检讨,还给韩绛写了十几条意见。
所以,现在已经没有了尽罢新法的舆论基础和呼声。
改良派,或者说调和派占了上风。
这个事情,吕公著相信司马光也肯定知道。
所以,他能理解司马光。
推翻登州阿云案的判决,重塑刑统,是他最后的希望和指望。
吕公著想了很久,最后说道:“君实啊,此事老夫恐怕帮不上什么忙……”
“只能是提醒君实……无论如何,必须先和官家沟通!”
“不得官家点头……此事是做不成的!”
入朝这么久了,吕公著早就看明白了。
两宫那边,太皇太后可能还有些自己的想法,但向太后早就是对官家的意见全盘接受。
而太皇太后是绝对不可能,在没有得到向太后和官家,尤其是官家同意的情况下,对先帝的法令、政策进行什么修改!
就算太皇太后肯,高家人也不肯啊!
更何况,官家早就通过不断施恩、怀柔,把皇城司上下的亲事官、亲从官都笼络了。
御龙诸直,现在干脆就是只听福宁殿号令。
看看前些天官家生辰吧!
皇城司上下的贺表,都快堆满了福宁殿的案台。
而官家连夜批复的文字,更是被那些人供了起来!
吕公著听说过,就算是一个小小的指挥。
官家也御笔批答了对方的贺表,还言及其父祖的事迹、追赠的官职。
在这种情况下,那位官家只要成年,就必然亲政。
而且这个时间会很快!
可能过完年,就会有大臣上书‘恭请天子御殿亲政’。
毕竟,能混到待制级别的大臣,没有傻子!
这从龙拥戴之功,可是惹人眼红的很!
司马光点点头,对吕公著道:“晦叔放心,老夫知道的!”
司马光只是犟,也只有在面对王安石的新法的时候才会钻死胡同。
但他本人,是很清楚的。
自古以来,大臣想要修改/推翻任何法令、政策,都必须得到天子支持、背书。
“待老夫准备好,就会亲自请求入对!”
司马光对着福宁殿方向拱手:“官家圣明,自然能知晓,老夫所言所行,皆是一片忠心!”
吕公著听着,点头道:“如此最好!如此最好!”
只要司马光不硬来,不直接冲塔。
那么就算他搞砸了,也还有转圜的余地。
……
司马光回到自己的令厅,然后就一个人坐在了他的私人书房之中,看着那封在去陈州前就一直在写,写到了现在的奏疏。
同时,他也看着自己这些日子从刑部、大理寺里找到的那些案例。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荒诞又可笑。
至少在他司马光看来,这些案子,完全违背了天理人情,也违背了公序良俗。
然而,那些罪犯,却因为阿云案的判例的缘故,竟可逃过一死!
他看着这些东西,告诉自己:“还不够……还需要更多……”
只有案例足够多,才能在御前有足够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