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中文网 www.7qzw.com,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nbsp;现场还有几位制置使和各省府知府及重要府的知府。
另有婆罗省银行行长贾似道。 朝廷在这三个省只设了一个银行,加上贾似道是赵祺舅舅,所以也被叫来参加会议。
其实这是贾似道自己强烈要求的,赵祺不好拒绝舅舅,也只好答应。
当然,按大宋现在的品阶来说,贾似道比知府还是重要些,知府们能参与,他肯定能参与。
加上三省文武官员的军饷,薪俸,现在也都和银行有出入,他来参加,也算明正言顺。
现场由婆罗省制使余如孙开场白,主要就是介绍本省到去年底的各种数据。
诸省轮流之后,最后由王府的司马余晦总结。
余晦是余天锡的儿子。
他算是赵祺王府总管,有司马之职,拿的朝廷的薪水,所以也不能算赵祺的人。
当然,他和赵祺也是关系比较好的,由赵祺亲点而来。
其余的两位皇子,王府中都没有司马之职。
宋朝王府的司马,是可有可无,不固定的。
贾似道听的还是很认真,并经常拿笔记,整个会议开完,贾似道也听的明白。
到去年底,三省统计总人口已经有五百六十多万。
虽然比起波斯等地差远了,但比二皇子赵禥地盘还是多,当然,赵禥打下高丽就不如他了。
但三地粮田面积还是太少,朝廷这几年在这边主要种植甘蔗,香料,橡胶等经济作物,粮田面积目前为三千多万亩。
要知道这三省的耕面积加起来,有一亿五千多万亩。
现在开发了不到五分之一。
这还是宋军占据之后,移民加推广多少年后,才达到的。
目前主要集中在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等地区。
因为大宋注重耕地,还有专人负责教种田,加上当地可以两熟,甚至三熟,产量也算不错。
去年产量约在八千万石左右,宋廷收租三成,赵祺多次要求减到两成,后父子各退一步,赵与芮减半成。
朝廷收税约两千万石。
贾似道这时刷刷用笔盘算着。
三省总人口约五百六十万,产量八千万石,扣除税收,还有六千万石,平均每人10.7石。
平均每人每天也就3.5斤粮。
这点产量对三省的人来说,也只是刚刚够吃。
当然,这三省以前的百姓可能每天还没这么多粮吃。
不过现在他们不但够吃,而且几乎每家都会种植经济作物,如甘蔗,橡胶,香料,或帮宋军干活等。
就算粮食有少许欠收,只要经济作物有产量,当地百姓还是能保证吃穿的。
加上这些地方都是岛国,能捕鱼和卖海产品,所以这些产量,已经足够三省运转。
不过全部数据说完后,余晦表示,还得耕种更多的粮田,以防有天灾人祸,出现粮荒。
余晦那边也算到平均每人三斤多点,所以觉得目前三省粮田不够。
但现场有人反对,认为当地粮食作物足够了,朝廷刚又种植了红薯,因为去年才开始推广,产量还没起来,等推广一两年,产量起来了,就足够吃的。
反对的人还算了当地的经济作物,认为当地百姓都有余粮和余钱。
现场的人分两批,一批赞成,一批反对。
赞成的人,是因为大宋这十年来一直想办法从内部往这些海外移民,三省人口是一年比一年多,加上本地的增长现在也不慢,而朝廷现在着重经济作物,怕将来粮不够吃。
反对的人,是认为现在劳力很缺,这五百多万人里,青壮还是占了少数,朝廷现在到处建设,到处扩张,种各种经济作物,各种工程,都需要劳力。
你要扩种粮田,同样需要劳力,所以他们认为暂时劳力不够用,等人口多了,劳力多了,再扩种粮田。
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看向赵祺,看皇长子汉王意见。
当然,赵祺在地上也没有绝对的权力,按照一般朝廷的处事顺序,这样的大事,首先总督和制置使们要取得平衡,如果不平衡,就要和藩王商量,双方意见不同时,可以投票,同时报朝廷让皇帝确定。
赵与芮用这套治理海外殖民地时,大部份分岐都是投票来定,因为一旦上报朝廷,等于和地方藩王翻脸,不给藩王面子。
皇帝要是否认了藩王的意见,那可是等于否认藩王的主张。
当然,诸皇子中,只有赵祺不怕,三年前他要求降税的事,就和地方总督,制置使意见不同,他自己连续上书三次,两次被驳回,第三次还是同意了,虽然降的和他预期的不一样。
赵祺不怕被父亲打脸,有什么事还会据理力争。
所以汉王封地内,大伙通常也不愿意和他死磕。
所有官员都知道,即便赵祺似乎对皇位没什么兴趣,但他出发点,通常是为了大宋百姓,而不是为了自己的政绩。
这次的问题再次踢到赵祺这里。
双方都看着赵祺。
赵祺其实刚刚也在心里默数双方人数,如果投票的话,不加上自己,前者略占下风,加上自己,因为他是藩王,一人顶三票,前者有机会反超。
“恩——”赵祺想了想,刚想说话。
“汉王,下官想先说几句。”边上贾似道突然打断他。
赵祺愣了下,大宋像贾似道这银行行长还是很尴尬的,他在大宋不算正式官员,确有实际享受官员待遇,同时不参与地方管理,但地方的饷银薪水都和银行有来往。
贾似道是他舅舅,赵祺知道,贾似道几乎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自己好,他连想都没想,立刻点头:“舅舅请说。”
贾似道笑笑,马上道:“我是这么想的。”
“可以给百姓自主权。”
“朝廷下旨,让百姓们自己选,家里有劳力,或自己感觉有时间有精力多种几亩田的,就多种几亩。”
“不管是粮田还是经济作物。”
“只要是他们新耕出来的耕地,都算他们的。”
“我大宋新马,婆罗,汉州三省,有上亿亩耕田,现在只耕种了三千多万亩,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百姓们只要有精力有能力,咱们就鼓励他们多种田,反正无论他们耕多少,都得上报朝廷,然后咱们收税,何乐而不为?”
(本章完)
nbsp;现场还有几位制置使和各省府知府及重要府的知府。
另有婆罗省银行行长贾似道。 朝廷在这三个省只设了一个银行,加上贾似道是赵祺舅舅,所以也被叫来参加会议。
其实这是贾似道自己强烈要求的,赵祺不好拒绝舅舅,也只好答应。
当然,按大宋现在的品阶来说,贾似道比知府还是重要些,知府们能参与,他肯定能参与。
加上三省文武官员的军饷,薪俸,现在也都和银行有出入,他来参加,也算明正言顺。
现场由婆罗省制使余如孙开场白,主要就是介绍本省到去年底的各种数据。
诸省轮流之后,最后由王府的司马余晦总结。
余晦是余天锡的儿子。
他算是赵祺王府总管,有司马之职,拿的朝廷的薪水,所以也不能算赵祺的人。
当然,他和赵祺也是关系比较好的,由赵祺亲点而来。
其余的两位皇子,王府中都没有司马之职。
宋朝王府的司马,是可有可无,不固定的。
贾似道听的还是很认真,并经常拿笔记,整个会议开完,贾似道也听的明白。
到去年底,三省统计总人口已经有五百六十多万。
虽然比起波斯等地差远了,但比二皇子赵禥地盘还是多,当然,赵禥打下高丽就不如他了。
但三地粮田面积还是太少,朝廷这几年在这边主要种植甘蔗,香料,橡胶等经济作物,粮田面积目前为三千多万亩。
要知道这三省的耕面积加起来,有一亿五千多万亩。
现在开发了不到五分之一。
这还是宋军占据之后,移民加推广多少年后,才达到的。
目前主要集中在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等地区。
因为大宋注重耕地,还有专人负责教种田,加上当地可以两熟,甚至三熟,产量也算不错。
去年产量约在八千万石左右,宋廷收租三成,赵祺多次要求减到两成,后父子各退一步,赵与芮减半成。
朝廷收税约两千万石。
贾似道这时刷刷用笔盘算着。
三省总人口约五百六十万,产量八千万石,扣除税收,还有六千万石,平均每人10.7石。
平均每人每天也就3.5斤粮。
这点产量对三省的人来说,也只是刚刚够吃。
当然,这三省以前的百姓可能每天还没这么多粮吃。
不过现在他们不但够吃,而且几乎每家都会种植经济作物,如甘蔗,橡胶,香料,或帮宋军干活等。
就算粮食有少许欠收,只要经济作物有产量,当地百姓还是能保证吃穿的。
加上这些地方都是岛国,能捕鱼和卖海产品,所以这些产量,已经足够三省运转。
不过全部数据说完后,余晦表示,还得耕种更多的粮田,以防有天灾人祸,出现粮荒。
余晦那边也算到平均每人三斤多点,所以觉得目前三省粮田不够。
但现场有人反对,认为当地粮食作物足够了,朝廷刚又种植了红薯,因为去年才开始推广,产量还没起来,等推广一两年,产量起来了,就足够吃的。
反对的人还算了当地的经济作物,认为当地百姓都有余粮和余钱。
现场的人分两批,一批赞成,一批反对。
赞成的人,是因为大宋这十年来一直想办法从内部往这些海外移民,三省人口是一年比一年多,加上本地的增长现在也不慢,而朝廷现在着重经济作物,怕将来粮不够吃。
反对的人,是认为现在劳力很缺,这五百多万人里,青壮还是占了少数,朝廷现在到处建设,到处扩张,种各种经济作物,各种工程,都需要劳力。
你要扩种粮田,同样需要劳力,所以他们认为暂时劳力不够用,等人口多了,劳力多了,再扩种粮田。
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看向赵祺,看皇长子汉王意见。
当然,赵祺在地上也没有绝对的权力,按照一般朝廷的处事顺序,这样的大事,首先总督和制置使们要取得平衡,如果不平衡,就要和藩王商量,双方意见不同时,可以投票,同时报朝廷让皇帝确定。
赵与芮用这套治理海外殖民地时,大部份分岐都是投票来定,因为一旦上报朝廷,等于和地方藩王翻脸,不给藩王面子。
皇帝要是否认了藩王的意见,那可是等于否认藩王的主张。
当然,诸皇子中,只有赵祺不怕,三年前他要求降税的事,就和地方总督,制置使意见不同,他自己连续上书三次,两次被驳回,第三次还是同意了,虽然降的和他预期的不一样。
赵祺不怕被父亲打脸,有什么事还会据理力争。
所以汉王封地内,大伙通常也不愿意和他死磕。
所有官员都知道,即便赵祺似乎对皇位没什么兴趣,但他出发点,通常是为了大宋百姓,而不是为了自己的政绩。
这次的问题再次踢到赵祺这里。
双方都看着赵祺。
赵祺其实刚刚也在心里默数双方人数,如果投票的话,不加上自己,前者略占下风,加上自己,因为他是藩王,一人顶三票,前者有机会反超。
“恩——”赵祺想了想,刚想说话。
“汉王,下官想先说几句。”边上贾似道突然打断他。
赵祺愣了下,大宋像贾似道这银行行长还是很尴尬的,他在大宋不算正式官员,确有实际享受官员待遇,同时不参与地方管理,但地方的饷银薪水都和银行有来往。
贾似道是他舅舅,赵祺知道,贾似道几乎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自己好,他连想都没想,立刻点头:“舅舅请说。”
贾似道笑笑,马上道:“我是这么想的。”
“可以给百姓自主权。”
“朝廷下旨,让百姓们自己选,家里有劳力,或自己感觉有时间有精力多种几亩田的,就多种几亩。”
“不管是粮田还是经济作物。”
“只要是他们新耕出来的耕地,都算他们的。”
“我大宋新马,婆罗,汉州三省,有上亿亩耕田,现在只耕种了三千多万亩,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百姓们只要有精力有能力,咱们就鼓励他们多种田,反正无论他们耕多少,都得上报朝廷,然后咱们收税,何乐而不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