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中文网 www.7qzw.com,正说官场秘事大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许久以后,包拯赴京接受吏部调选,出任天长(今安徽天长县)知县。初涉政坛,就以廉洁公正、断案如神著称于世。一天,县内有一农民前来告状,诉说自家耕牛的舌头被盗贼割去。当时,朝廷为了保护农业生产,有严禁私宰耕牛的法令。包拯心生一计,对农民说:“你尚且回去,秘密将牛宰杀卖掉,我自有办法破案。”农民将信将疑,回家后依此行事。几天后,果然有人前来告发那个农民私宰耕牛,请求绳之以法。包拯厉声责问:“大胆盗贼!你为何割了人家的牛舌反而还要控告别人呢?”此人顿时目瞪口呆,既惊诧又佩服,只好如实招供:为泄私忿,加害牛主,便偷偷割掉了他家的牛舌。包拯依法对盗贼予以惩处。
宋仁宗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包拯升任端州(治今广东肇庆市)知州。端州出产砚台,石质坚实,雕刻精美,既是名贵的文具,又极具观赏收藏价值,为历年来定额向朝廷进贡的佳品。前任知州们借进贡名义,大都要索取多于贡品数十倍的端砚,用来奉送巴结达官贵人,牟取个人私利,致使端州的百姓负担沉重,苦不堪言。包拯弄清事情真相后,立即发出文告,下令只按贡品数量征收端砚,任何官员不得以任何理由增加数量,侵占贡品,剥削百姓。自此,端州官绅贪占端砚的恶习被革除。包拯离任时两袖清风,没有带走一块端砚。
八、赵抃进士及第
赵抃(公元1008年—公元1084年),字阅道,北宋衢州西安县(今浙江衢县)人。在数十年的宦海生涯中,赵抃严于律己、勤政为民,依法办案、平反冤狱,敢斗邪恶、铁面无私,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宋仁宗景祐年间(公元1034年—公元1037年),赵抃进士及第,授任武安军节度推官。刚上任,就遇到一宗伪造印信案。法吏将案犯定为死罪。赵抃审核卷宗,发现案犯伪造印信的行为在朝廷大赦之前,而使用印信的行为在大赦之后。赵抃指出:“根据朝廷法律,赦前不用,赦后不造,都不当死。”于是,提出改判意见,法吏信服,从而避免了一起错杀案件。
九、蔡京中进士
蔡京(公元1047年~公元1126年),字元长,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北宋司马光任宰相时,下令废除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宋徽宗即位后,蔡京被弹劾夺职,闲居杭州。适逢宦官童贯到杭州访求书画奇巧,蔡京勾结童贯,以书画达于禁中,得以重新起用,官至太师。蔡京善于逢迎,先后四次任相,长达17年之久。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饿死在潭州(今湖南长沙)。
蔡京天资聪明,据说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而且练就了一手好书法。24岁时,蔡京和弟弟蔡卞一起来到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参加科举考试,中了同榜进士。蔡京于是被派往钱塘(今浙江钱塘)任县尉,随后升为起居郎。
官拜起居郎后不久,朝廷又命蔡京出使辽国。蔡京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回朝之后,被拜为中书舍人。因为蔡京的字写得极好,颇受宋神宗的赏识,很快就封他为龙图阁侍制、知开封府,可谓平步青云。
就在蔡京青云直上的时候,宋神宗死了,其子赵煦即位,这就是宋哲宗。哲宗当时还不到10岁,由宋神宗之母高氏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高太后反对变法,掌权后立即启用了一批守旧派的大臣,任命司马光为宰相,并把神宗时期的支持变法的人纷纷逐出朝廷。这一下蔡京惊慌起来,唯恐自己费尽心机得来的高官厚禄化为乌有,于是不失时机地摇身一变,成了守旧派。
司马光上台后,要求废除募役法,重新实行原来的差役法。政令从传达到执行是有一个过程的,但蔡京看出了机会,马上不遗余力地在开封府境内推行差役法,将新法中的募役法全部废除,仅仅五天就实行了下去。
司马光十分高兴,大力赞赏蔡京,树他为楷模要官员们学习。司马光的赏识使蔡京受宠若惊,以为这下可以保住自己从变法派那里得到的高官厚禄了。但好景不长,台院、谏院便出来弹劾蔡京,将他出知成德军(今河北正定)。这是蔡京入仕以来第一次尝到被贬的苦涩滋味,心中怏怏不乐。到成德军不久,蔡京又接到朝廷改派他为瀛州(今河北河间)知州的命令,只得再次动身。
可是,守旧派内部也是意见不一。在范祖禹的竭力反对下,蔡京的成都知府一职随即被免去,改任江淮荆浙发运使。蔡京听说是范祖禹坏了他的好事,心中十分怨恨。
宋哲宗即位8年后,高太后死去,哲宗亲政。由于哲宗年幼即位,守旧派都是看高太后的脸色行事,把小皇帝哲宗根本不放在眼里。因此,宋哲宗十分不满守旧派大臣目中无君的傲慢态度,刚一亲政,就把那些对自己不恭敬的守旧派大臣一一逐出了朝廷。蔡京由于在熙宁变法时投靠变法派,后来又屡受守旧派的排斥,得以被召回,位列翰林学士。
十、王黼中进士
北宋末年“六贼”之一的王黼,是一位投机取巧的能手。
王黼原名甫,因与东汉的一个宦官同名,宋徽宗改赐王黼。造物主对王黼颇为慷慨,使他生成了一副漂亮的脸蛋,英俊魁梧;也给了他“多智善佞”的聪明头脑和能说会道的口才。王黼的命运也颇佳,虽然不学无术,但却中了崇宁进士第。王黼中进士后,任相州司理参军,与何志共同领导编修《九域图志》。司理参军这个官并不大,野心勃勃的王黼不甘心就此沉于下僚,他无时不在做着升官梦。
但是,王黼知道,靠学术而出人头地,对于他是完全不可能的;对于武略他更是一窍不通,而且军戎之道又充满危险,他也无心靠此道去猎取高官厚禄。那么,就只有通过歪门邪道去投机钻营了,而这又正是王黼的强项。因而,王黼刚一涉足官场,便密切注视着时局的变化,窥伺着钻营良机,寻找着得力靠山。至于编修《九域图志》,王黼只不过是敷衍塞责罢了,其兴趣不在于此。
何志的父亲何执中为朝廷重臣,他虽然平庸碌碌,但由于地位高,实际权力和影响并不小。王黼认为何志可资利用,便千方百计巴结奉迎,首先取得何志的好感。最后终于使何志向其父推荐了他。何执中一见王黼,即为其漂亮的仪表和敏捷的口辩所吸引,再加上王黼巧妙的谄媚逢迎,庸相何执中果然喜欢上了王黼,并极力向皇上作了推荐,使王黼很快升为校收郎、符宝郎、左司谏。
十... -->>
许久以后,包拯赴京接受吏部调选,出任天长(今安徽天长县)知县。初涉政坛,就以廉洁公正、断案如神著称于世。一天,县内有一农民前来告状,诉说自家耕牛的舌头被盗贼割去。当时,朝廷为了保护农业生产,有严禁私宰耕牛的法令。包拯心生一计,对农民说:“你尚且回去,秘密将牛宰杀卖掉,我自有办法破案。”农民将信将疑,回家后依此行事。几天后,果然有人前来告发那个农民私宰耕牛,请求绳之以法。包拯厉声责问:“大胆盗贼!你为何割了人家的牛舌反而还要控告别人呢?”此人顿时目瞪口呆,既惊诧又佩服,只好如实招供:为泄私忿,加害牛主,便偷偷割掉了他家的牛舌。包拯依法对盗贼予以惩处。
宋仁宗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包拯升任端州(治今广东肇庆市)知州。端州出产砚台,石质坚实,雕刻精美,既是名贵的文具,又极具观赏收藏价值,为历年来定额向朝廷进贡的佳品。前任知州们借进贡名义,大都要索取多于贡品数十倍的端砚,用来奉送巴结达官贵人,牟取个人私利,致使端州的百姓负担沉重,苦不堪言。包拯弄清事情真相后,立即发出文告,下令只按贡品数量征收端砚,任何官员不得以任何理由增加数量,侵占贡品,剥削百姓。自此,端州官绅贪占端砚的恶习被革除。包拯离任时两袖清风,没有带走一块端砚。
八、赵抃进士及第
赵抃(公元1008年—公元1084年),字阅道,北宋衢州西安县(今浙江衢县)人。在数十年的宦海生涯中,赵抃严于律己、勤政为民,依法办案、平反冤狱,敢斗邪恶、铁面无私,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宋仁宗景祐年间(公元1034年—公元1037年),赵抃进士及第,授任武安军节度推官。刚上任,就遇到一宗伪造印信案。法吏将案犯定为死罪。赵抃审核卷宗,发现案犯伪造印信的行为在朝廷大赦之前,而使用印信的行为在大赦之后。赵抃指出:“根据朝廷法律,赦前不用,赦后不造,都不当死。”于是,提出改判意见,法吏信服,从而避免了一起错杀案件。
九、蔡京中进士
蔡京(公元1047年~公元1126年),字元长,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北宋司马光任宰相时,下令废除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宋徽宗即位后,蔡京被弹劾夺职,闲居杭州。适逢宦官童贯到杭州访求书画奇巧,蔡京勾结童贯,以书画达于禁中,得以重新起用,官至太师。蔡京善于逢迎,先后四次任相,长达17年之久。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饿死在潭州(今湖南长沙)。
蔡京天资聪明,据说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而且练就了一手好书法。24岁时,蔡京和弟弟蔡卞一起来到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参加科举考试,中了同榜进士。蔡京于是被派往钱塘(今浙江钱塘)任县尉,随后升为起居郎。
官拜起居郎后不久,朝廷又命蔡京出使辽国。蔡京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回朝之后,被拜为中书舍人。因为蔡京的字写得极好,颇受宋神宗的赏识,很快就封他为龙图阁侍制、知开封府,可谓平步青云。
就在蔡京青云直上的时候,宋神宗死了,其子赵煦即位,这就是宋哲宗。哲宗当时还不到10岁,由宋神宗之母高氏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高太后反对变法,掌权后立即启用了一批守旧派的大臣,任命司马光为宰相,并把神宗时期的支持变法的人纷纷逐出朝廷。这一下蔡京惊慌起来,唯恐自己费尽心机得来的高官厚禄化为乌有,于是不失时机地摇身一变,成了守旧派。
司马光上台后,要求废除募役法,重新实行原来的差役法。政令从传达到执行是有一个过程的,但蔡京看出了机会,马上不遗余力地在开封府境内推行差役法,将新法中的募役法全部废除,仅仅五天就实行了下去。
司马光十分高兴,大力赞赏蔡京,树他为楷模要官员们学习。司马光的赏识使蔡京受宠若惊,以为这下可以保住自己从变法派那里得到的高官厚禄了。但好景不长,台院、谏院便出来弹劾蔡京,将他出知成德军(今河北正定)。这是蔡京入仕以来第一次尝到被贬的苦涩滋味,心中怏怏不乐。到成德军不久,蔡京又接到朝廷改派他为瀛州(今河北河间)知州的命令,只得再次动身。
可是,守旧派内部也是意见不一。在范祖禹的竭力反对下,蔡京的成都知府一职随即被免去,改任江淮荆浙发运使。蔡京听说是范祖禹坏了他的好事,心中十分怨恨。
宋哲宗即位8年后,高太后死去,哲宗亲政。由于哲宗年幼即位,守旧派都是看高太后的脸色行事,把小皇帝哲宗根本不放在眼里。因此,宋哲宗十分不满守旧派大臣目中无君的傲慢态度,刚一亲政,就把那些对自己不恭敬的守旧派大臣一一逐出了朝廷。蔡京由于在熙宁变法时投靠变法派,后来又屡受守旧派的排斥,得以被召回,位列翰林学士。
十、王黼中进士
北宋末年“六贼”之一的王黼,是一位投机取巧的能手。
王黼原名甫,因与东汉的一个宦官同名,宋徽宗改赐王黼。造物主对王黼颇为慷慨,使他生成了一副漂亮的脸蛋,英俊魁梧;也给了他“多智善佞”的聪明头脑和能说会道的口才。王黼的命运也颇佳,虽然不学无术,但却中了崇宁进士第。王黼中进士后,任相州司理参军,与何志共同领导编修《九域图志》。司理参军这个官并不大,野心勃勃的王黼不甘心就此沉于下僚,他无时不在做着升官梦。
但是,王黼知道,靠学术而出人头地,对于他是完全不可能的;对于武略他更是一窍不通,而且军戎之道又充满危险,他也无心靠此道去猎取高官厚禄。那么,就只有通过歪门邪道去投机钻营了,而这又正是王黼的强项。因而,王黼刚一涉足官场,便密切注视着时局的变化,窥伺着钻营良机,寻找着得力靠山。至于编修《九域图志》,王黼只不过是敷衍塞责罢了,其兴趣不在于此。
何志的父亲何执中为朝廷重臣,他虽然平庸碌碌,但由于地位高,实际权力和影响并不小。王黼认为何志可资利用,便千方百计巴结奉迎,首先取得何志的好感。最后终于使何志向其父推荐了他。何执中一见王黼,即为其漂亮的仪表和敏捷的口辩所吸引,再加上王黼巧妙的谄媚逢迎,庸相何执中果然喜欢上了王黼,并极力向皇上作了推荐,使王黼很快升为校收郎、符宝郎、左司谏。
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