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中文网 www.7qzw.com,嫡幼子的从容人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时光匆匆, 距离花朝节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可那宫门前的一幕幕至今仍为京中百姓津津乐道, 就连王公贵族,出门遇到赵邵两家也会上前打趣两句, 尤其是赵秉安,他现在就像是御花园里的珍禽异兽,出门必惹围观。
上次他临时接到国子监同窗的一个乡试会集邀请,回来的时候差点被荷包香囊砸晕,幸亏永安侯府的马够壮够快,不然他可能都冲不出那条细巷。为这件事,沈林被赵秉安狠狠斥责了一顿, 这么严重的安全隐患居然没发现, 暗卫是干什么吃的……
三爷听说这件事后倒是忍不住大笑了一场,该,让这小子见天瞎折腾。
“你说这太子到底有什么事,三天两头的诏安儿入宫, 我这心里怎么老不踏实呢……”
蒋氏心不在焉的, 手上的春衣都理乱了。自从小儿子这次回来,她总觉得一切都变得不同了。在她眼里,赵秉安好像只是顺着年岁长大了一些,可在府中,她明显的就感觉大嫂和二嫂对她的态度开始变化。拉拢中又透着疏离,好像生怕自己惦记她们什么东西似的。
三爷听见夫人这话忍不住眉前一皱,随后抬手用茶盏挡住了自己脸上神色的变化。
“这有什么的, 无非是东宫闲了想凑个热闹罢了,再说有秉宣在前面顶着,有咱儿子什么事,你就别瞎操心了。”
三爷暗地叹口气,东宫还算是有心,没单独把安儿提走,要不大哥这几日的脸色恐怕会更难看。三爷想想长房那摊子麻烦事,不由得再一次庆幸秉宰被送走了,不然像老四那样折腾,非把整个家都给搅合黄了不可。说起秉宰……
“秉宰最近来信了吗?”
一提起长子的名讳,蒋氏的眼波就闪了一下,眸光中掠过苦涩伤感。随手将外襟叠起,搪塞了一句。
“还没呢,估计是忙着政务吧。”
这语气太熟悉了,一听就知道准又是想起了那个可怜的孩子,三爷也很无奈,原以为不养在身前就会好些,哪成想这都两年了这道坎怎么还是过不去。
“唉,你也别惦记了,想想安儿不是今年就能成婚了吗,一切顺利的话咱们明年又能抱上孙子了。”
“可,可大郎都成婚六年了,膝下还空荡荡的,这让我怎么能不忧心?”
“那能怎么办,你送去边城的丫头也不少,不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儿孙自有儿孙福,你由着他们自己去吧。”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三爷不是没惦记过长子膝下子嗣的问题,可惜啊三番两次的好意都被柳氏给搅合了,他都豁出脸去指点秉宰了,结果愣是不开窍他能怎么办,总不能赶到边城去逼着长子生吧,再说大郎也从来听不进去他们说什么,何苦给自己找不自在呢。
唉,不能想大郎那两口子,一想起来就胸口闷。
“你这几日给安儿收拾收拾行李吧,算算日子他也该出发回北直隶了,再不走到时候恐怕备试的时间就要紧迫了。”三爷不想蒋氏再纠结,干脆转了个话题让她找点事做,有事忙肯定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那么急啊,也不知道老宅收拾好没有,好几代不住人呢,要不还是让安儿直接去驿馆算了,或者想想河北有没有什么你同年同窗之类的,去信请人照顾一二也好啊。”蒋氏从去年就惦记这件事,陪嫁的奴才打发了近一半到河北去,忙活到现在也没收到完工的确信,真是没法让人放心啊。
“这不胡闹吗,那边再不济也是祖宅,哪有回乡住驿馆空着自家宅子的。再说了,侯府旁支也有好几户迁回了北直隶,安儿到那也不算两眼抹黑。另外秋闱的事老爷子都安排好了,该打的招呼该办的事都已经办妥了,通政使文大人那我也一早就去拜访过了,没什么大问题,你就放心吧。”
文濂再铁面无私,他也要顾忌东宫在此次秋闱中的打算,圣上最近种种动作明显就是在给太子搭班底,赵秉安这一月来又频繁出入东宫,其中什么意思明眼人都知道,这也是三爷最近不疾不徐,放任赵秉安屡次出府的原因,不出所料,自家儿子今科秋闱必然是榜上有名的。
此刻东宫里面太子也正跟赵秉安聊起这件事,他倒不在意文濂是否愿意在北直隶帮忙,毕竟一来他不适合与这位身份敏感的大人过多接触,二来最重要的考场还是在京城啊,京都豪门林立,远非其他任何一省可比,要不是邵文熙身上有阁臣的底气,想在诸多势力的窥伺下保住这个主考官恐怕也是不容易。
太子的箭靶从不在这些乡试学子身上,他真正看中的是背后那些已经有成熟势力的世家大族,毕竟他三年前舍得太彻底,现在若再从头培养势力,那肯定是来不及了。
“明诚可得到了邵阁老的回音?”
“不敢辜负殿下期望,礼部从考已得三席。”苏州只是投名状,眼下这场秋闱可是赵秉安进入东宫阵营的首战,自然不容有失。
“好好好,辛苦明诚了,孤待会就和黎太傅商议人选,明诚你就在一边旁听吧。”
赵秉安可不会天真的以为凭这一件事就能让太子把他引为心腹,当下这么说,恐怕待会又是一场试探。黎涣中可是坐镇东宫十几年的老山石了,他操控孟家的时候就有好几次差点被其识破,等会儿见面恐怕得先收敛三分,要不然惹怒了这位老大人,那他日后在东宫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谨遵殿下吩咐。”
黎涣中这个人怎么说呢,见识有,阅历有,朝上官声也足够,可就是活的太清楚了,导致这个人在官场上不沾烟火气,要不然就冲他早年那些功绩,怎么也能入阁了,何至于在詹事府蹉跎那么些年。不过正是这样一个无欲则刚的人放在东宫,才能让乾封帝和内阁诸位辅臣放心,毕竟论起“驱邪避祟”的本事,这位一人顶一座御史台。
对于太子这几年的转变,这位黎太傅是有喜有忧,从明面上看太子走的是正道,礼仪孝悌,国朝家政,事事都理的很清楚。可黎老头从太子迁宫就开始教导他,对这位殿下的性情比乾封帝看得还透彻,他压根就不信这位殿下所谓的“大彻大悟”,这其中必然是听信了什么人的诡辞令语,才令东宫成了如今这般谁也琢磨不透的模样。
一开始,黎涣中以为是定国公那群勋贵在背后捣的鬼,想借着太子和投靠大皇子的军将打对台,可后来定国公一系平淡的态度又让他打消了这个怀疑,太子从来都清楚陛下的底线,怎么会蠢到主动踩过界。
不过老大人没有纠结多久,因为随后东宫格局的一系列变化清晰的指明了一切的罪魁祸首――孟家。
孟家那俩官迷居然辞官了,这里面要是没有其他人的授意,黎涣中能把头拧下来当球踢。他千算万算,就是没料到孟老太爷沉寂多年之后居然再次出手了,那位要是愿意正儿八经的指点东宫,那肯定是求之不得啊。可瞧着太子这几年的走向,黎涣中后知后觉太子好像踏上了一条斜路。欺上瞒下,构与心计,这压根就不是一个正常的储君该有的作风。
&nbs... -->>
时光匆匆, 距离花朝节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可那宫门前的一幕幕至今仍为京中百姓津津乐道, 就连王公贵族,出门遇到赵邵两家也会上前打趣两句, 尤其是赵秉安,他现在就像是御花园里的珍禽异兽,出门必惹围观。
上次他临时接到国子监同窗的一个乡试会集邀请,回来的时候差点被荷包香囊砸晕,幸亏永安侯府的马够壮够快,不然他可能都冲不出那条细巷。为这件事,沈林被赵秉安狠狠斥责了一顿, 这么严重的安全隐患居然没发现, 暗卫是干什么吃的……
三爷听说这件事后倒是忍不住大笑了一场,该,让这小子见天瞎折腾。
“你说这太子到底有什么事,三天两头的诏安儿入宫, 我这心里怎么老不踏实呢……”
蒋氏心不在焉的, 手上的春衣都理乱了。自从小儿子这次回来,她总觉得一切都变得不同了。在她眼里,赵秉安好像只是顺着年岁长大了一些,可在府中,她明显的就感觉大嫂和二嫂对她的态度开始变化。拉拢中又透着疏离,好像生怕自己惦记她们什么东西似的。
三爷听见夫人这话忍不住眉前一皱,随后抬手用茶盏挡住了自己脸上神色的变化。
“这有什么的, 无非是东宫闲了想凑个热闹罢了,再说有秉宣在前面顶着,有咱儿子什么事,你就别瞎操心了。”
三爷暗地叹口气,东宫还算是有心,没单独把安儿提走,要不大哥这几日的脸色恐怕会更难看。三爷想想长房那摊子麻烦事,不由得再一次庆幸秉宰被送走了,不然像老四那样折腾,非把整个家都给搅合黄了不可。说起秉宰……
“秉宰最近来信了吗?”
一提起长子的名讳,蒋氏的眼波就闪了一下,眸光中掠过苦涩伤感。随手将外襟叠起,搪塞了一句。
“还没呢,估计是忙着政务吧。”
这语气太熟悉了,一听就知道准又是想起了那个可怜的孩子,三爷也很无奈,原以为不养在身前就会好些,哪成想这都两年了这道坎怎么还是过不去。
“唉,你也别惦记了,想想安儿不是今年就能成婚了吗,一切顺利的话咱们明年又能抱上孙子了。”
“可,可大郎都成婚六年了,膝下还空荡荡的,这让我怎么能不忧心?”
“那能怎么办,你送去边城的丫头也不少,不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儿孙自有儿孙福,你由着他们自己去吧。”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三爷不是没惦记过长子膝下子嗣的问题,可惜啊三番两次的好意都被柳氏给搅合了,他都豁出脸去指点秉宰了,结果愣是不开窍他能怎么办,总不能赶到边城去逼着长子生吧,再说大郎也从来听不进去他们说什么,何苦给自己找不自在呢。
唉,不能想大郎那两口子,一想起来就胸口闷。
“你这几日给安儿收拾收拾行李吧,算算日子他也该出发回北直隶了,再不走到时候恐怕备试的时间就要紧迫了。”三爷不想蒋氏再纠结,干脆转了个话题让她找点事做,有事忙肯定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那么急啊,也不知道老宅收拾好没有,好几代不住人呢,要不还是让安儿直接去驿馆算了,或者想想河北有没有什么你同年同窗之类的,去信请人照顾一二也好啊。”蒋氏从去年就惦记这件事,陪嫁的奴才打发了近一半到河北去,忙活到现在也没收到完工的确信,真是没法让人放心啊。
“这不胡闹吗,那边再不济也是祖宅,哪有回乡住驿馆空着自家宅子的。再说了,侯府旁支也有好几户迁回了北直隶,安儿到那也不算两眼抹黑。另外秋闱的事老爷子都安排好了,该打的招呼该办的事都已经办妥了,通政使文大人那我也一早就去拜访过了,没什么大问题,你就放心吧。”
文濂再铁面无私,他也要顾忌东宫在此次秋闱中的打算,圣上最近种种动作明显就是在给太子搭班底,赵秉安这一月来又频繁出入东宫,其中什么意思明眼人都知道,这也是三爷最近不疾不徐,放任赵秉安屡次出府的原因,不出所料,自家儿子今科秋闱必然是榜上有名的。
此刻东宫里面太子也正跟赵秉安聊起这件事,他倒不在意文濂是否愿意在北直隶帮忙,毕竟一来他不适合与这位身份敏感的大人过多接触,二来最重要的考场还是在京城啊,京都豪门林立,远非其他任何一省可比,要不是邵文熙身上有阁臣的底气,想在诸多势力的窥伺下保住这个主考官恐怕也是不容易。
太子的箭靶从不在这些乡试学子身上,他真正看中的是背后那些已经有成熟势力的世家大族,毕竟他三年前舍得太彻底,现在若再从头培养势力,那肯定是来不及了。
“明诚可得到了邵阁老的回音?”
“不敢辜负殿下期望,礼部从考已得三席。”苏州只是投名状,眼下这场秋闱可是赵秉安进入东宫阵营的首战,自然不容有失。
“好好好,辛苦明诚了,孤待会就和黎太傅商议人选,明诚你就在一边旁听吧。”
赵秉安可不会天真的以为凭这一件事就能让太子把他引为心腹,当下这么说,恐怕待会又是一场试探。黎涣中可是坐镇东宫十几年的老山石了,他操控孟家的时候就有好几次差点被其识破,等会儿见面恐怕得先收敛三分,要不然惹怒了这位老大人,那他日后在东宫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谨遵殿下吩咐。”
黎涣中这个人怎么说呢,见识有,阅历有,朝上官声也足够,可就是活的太清楚了,导致这个人在官场上不沾烟火气,要不然就冲他早年那些功绩,怎么也能入阁了,何至于在詹事府蹉跎那么些年。不过正是这样一个无欲则刚的人放在东宫,才能让乾封帝和内阁诸位辅臣放心,毕竟论起“驱邪避祟”的本事,这位一人顶一座御史台。
对于太子这几年的转变,这位黎太傅是有喜有忧,从明面上看太子走的是正道,礼仪孝悌,国朝家政,事事都理的很清楚。可黎老头从太子迁宫就开始教导他,对这位殿下的性情比乾封帝看得还透彻,他压根就不信这位殿下所谓的“大彻大悟”,这其中必然是听信了什么人的诡辞令语,才令东宫成了如今这般谁也琢磨不透的模样。
一开始,黎涣中以为是定国公那群勋贵在背后捣的鬼,想借着太子和投靠大皇子的军将打对台,可后来定国公一系平淡的态度又让他打消了这个怀疑,太子从来都清楚陛下的底线,怎么会蠢到主动踩过界。
不过老大人没有纠结多久,因为随后东宫格局的一系列变化清晰的指明了一切的罪魁祸首――孟家。
孟家那俩官迷居然辞官了,这里面要是没有其他人的授意,黎涣中能把头拧下来当球踢。他千算万算,就是没料到孟老太爷沉寂多年之后居然再次出手了,那位要是愿意正儿八经的指点东宫,那肯定是求之不得啊。可瞧着太子这几年的走向,黎涣中后知后觉太子好像踏上了一条斜路。欺上瞒下,构与心计,这压根就不是一个正常的储君该有的作风。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