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中文网 www.7qzw.com,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所有古代大一统王朝的二代皇帝,接班过程都如此折腾,背后一定有原因。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咱们还是具体分析。以汉唐2个朝代作为典型案例。
首先,咱们来看刘邦的接班人问题。他当初为什么不想立刘盈呢?根据史书记载,第一是因为刘盈实在太懦弱,完全不像他老爹刘邦那么英明神武,自然不讨喜;第二是因为刘邦更喜欢戚夫人生的儿子赵王如意,但刘邦之所以不想立刘盈做太子,本质上是害怕吕后和吕氏家族,害怕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以后不姓刘,而姓吕。
刘邦在临死之前,把形势看得很清楚,吕后这个人手腕极为厉害,敢于瞒着自己,以雷霆万钧之势诛杀韩信,绝对是个做皇帝的料。
当然让吕后当政本来也不算什么事,这在中国早就有传统。早在秦汉之前,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已出现了太后临朝的情况,比如孙俪曾经主演的《芈月传》
讲述的就是秦国宣太后的传奇故事,这位太后就曾经把持秦国国政多年。
问题就在于吕后不仅仅是一个人,她背后站着的是吕氏家族。
中国古代历史几千年,各种管事的皇后、太后一大把,但只有2个人,曾经让人疑心这朝廷要换个名号。一个是武则天,一个就是吕后。
后来诸吕之乱被平定之后,吕氏家族的历史被大量删除,现在已经找不到太多史料记载,但是《史记》里面依然有一些蛛丝马迹。比如《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了吕后大哥吕泽的事迹
以吕后兄初起以客从,入汉为侯。还定三秦,将兵先入砀。汉王之解彭城,往从之,复发兵佐高祖定天下,功侯。
大家注意这句,“复发兵佐高祖定天下”,这句很牛逼。
什么样的功臣,可以得到辅佐高祖定天下的评价?而且是发兵,这说明当时吕泽手下军队是独立于刘邦体系。换句话说,人家吕泽是带资入股的原始股东。
这些蛛丝马迹足以证明,当时吕氏家族有很强大的力量。
更让人恐怖的是,以萧何、陈平、张良为代表的功臣派,在废立太子这个事儿上,统统都站在吕后那一边。
所以后来刘邦死之前,流着泪对戚夫人说没办法了,以后你只能给吕后服软,看她眼色行事了。这说明刘邦已经预料到戚夫人的悲惨下场。
但是刘邦没有任何办法。他虽然是皇帝,但是他一个人对抗不了所有军功集团。
这就是政治,政治的本质就是平衡,皇帝也只能在各个利益集团之中找平衡。开国皇帝一般都只是这些势力当中最大的那一个代表而已,他还远远到不了一言九鼎的程度。
说完汉朝,接着说唐朝。
唐朝和汉朝的问题本质上也一样。开国皇帝李源远远到不了说一不二的程度。而且他离说一不二的程度,比刘邦还有点远。
当然,唐朝和汉朝的情形完全不一样。唐朝开国之初,最大的军功集团首领,不是别人,恰恰是李渊的儿子李世民。
很多人一说起玄武门之变,都以为这是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之间的争斗。错了,大大错了,玄武门之变背后真正的对手是李世民,和他的老爹李渊。
大家看,图中中间这个玄武门就是李世民射杀兄弟的地方,右边大明宫是后来才建的。
这个玄武门是太极宫的北大门,所以李世民的目标,本来就是冲着李渊去的。
李渊李世民父子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呢?
因为李世民的背后就是军功集团,大唐天下可以说完全都是李世民带着基本盘打下来的,可是李渊为了确保皇位稳固,不断解除秦王府中诸位大将的职权。
而唐朝建立过程中,军功最大的是李世民,而且李世民的军功比起韩信来,还要大得多,以至于李渊给了他天策府开府的权利,实在是封无可封了。再下一步,就只好让他当太子了。
如果真的让李世民当了太子,李渊这皇帝就不用干了。因为所有人都会等着李世民接班,谁也不会再把李渊放在心上了。
李渊为了坐稳自己的皇位,只能让李建成做太子,而且要抬高李建成的地位,打压李世民,以求平衡。
也许李世民本人可以忍,可惜,李世民的部下,那群军功集团不能忍。天下都是我们打下来的,凭什么让李建成当皇帝?他做了皇帝,自然会用他的班子,那我们这帮打天下的功臣,位置往哪里摆?
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汉唐2个朝代,谁能做皇帝,谁能做二代皇帝,这些军功集团的势力,才是背后的关键。
而所有大一统王朝兴起之初,这些军功集团的影响力都会存在一段时间,只有等这些个军功集团的头头脑脑都死绝了,王朝的接班人才会走上正轨。
古代皇帝,历来被称作天子,号称天命所归。
这当然都是封建王朝背景下,对皇权的某种神话。
实际上,皇帝只不过是一个代表,一个人能够当上皇帝,当然要有非常强悍的能力,能够领导群雄,让手下这些大将服气,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在战场的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最终胜出者。
可是,皇帝毕竟只是一个人,一个人的能力再强悍,他也只是一个人。
一个人不可能对抗整个军功集团。就算是皇帝,也要维护军功集团的利益。
每一个王朝的开端,必然伴随着战争。区别就在于有的王朝统一战争时间长,有的王朝统一战争时间短一点而已。
战争开启了新的王朝,战争催生出的军功集团,就必然伴随着新的王朝。
所以所有的新生王朝,在最开始的阶段,军功集团的影响力就特别巨大。
但问题在于,军功集团内部也会有矛盾。当打完了外敌之后,军功集团内部也会因为利益分配不均,不可避免出现地出现新的斗争。
所以刘邦平定天下之后,不可避免要对自己曾经的老部下下手,所以韩信等人必须死;而李唐建立之后,李渊也必须对李世民下手,只不过李世民太过于强大,反杀了。
其它所有的朝代,莫不如此。
这些军功集团内部的争斗,会有一个过程,直到取得最后的平衡。这个阶段一般不会太短,在开国皇帝这一代,很难完全平息。
而这个过程,即使皇帝本人可能也无法左右。他只能顺势而为。
因此,每个新生王朝二代皇帝的最终确立,也要伴随一场新的激烈斗争。这正是中国古代所有大一统王朝二代皇帝必折腾规律背后的真正原因。
bsp; 所有古代大一统王朝的二代皇帝,接班过程都如此折腾,背后一定有原因。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咱们还是具体分析。以汉唐2个朝代作为典型案例。
首先,咱们来看刘邦的接班人问题。他当初为什么不想立刘盈呢?根据史书记载,第一是因为刘盈实在太懦弱,完全不像他老爹刘邦那么英明神武,自然不讨喜;第二是因为刘邦更喜欢戚夫人生的儿子赵王如意,但刘邦之所以不想立刘盈做太子,本质上是害怕吕后和吕氏家族,害怕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以后不姓刘,而姓吕。
刘邦在临死之前,把形势看得很清楚,吕后这个人手腕极为厉害,敢于瞒着自己,以雷霆万钧之势诛杀韩信,绝对是个做皇帝的料。
当然让吕后当政本来也不算什么事,这在中国早就有传统。早在秦汉之前,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已出现了太后临朝的情况,比如孙俪曾经主演的《芈月传》
讲述的就是秦国宣太后的传奇故事,这位太后就曾经把持秦国国政多年。
问题就在于吕后不仅仅是一个人,她背后站着的是吕氏家族。
中国古代历史几千年,各种管事的皇后、太后一大把,但只有2个人,曾经让人疑心这朝廷要换个名号。一个是武则天,一个就是吕后。
后来诸吕之乱被平定之后,吕氏家族的历史被大量删除,现在已经找不到太多史料记载,但是《史记》里面依然有一些蛛丝马迹。比如《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了吕后大哥吕泽的事迹
以吕后兄初起以客从,入汉为侯。还定三秦,将兵先入砀。汉王之解彭城,往从之,复发兵佐高祖定天下,功侯。
大家注意这句,“复发兵佐高祖定天下”,这句很牛逼。
什么样的功臣,可以得到辅佐高祖定天下的评价?而且是发兵,这说明当时吕泽手下军队是独立于刘邦体系。换句话说,人家吕泽是带资入股的原始股东。
这些蛛丝马迹足以证明,当时吕氏家族有很强大的力量。
更让人恐怖的是,以萧何、陈平、张良为代表的功臣派,在废立太子这个事儿上,统统都站在吕后那一边。
所以后来刘邦死之前,流着泪对戚夫人说没办法了,以后你只能给吕后服软,看她眼色行事了。这说明刘邦已经预料到戚夫人的悲惨下场。
但是刘邦没有任何办法。他虽然是皇帝,但是他一个人对抗不了所有军功集团。
这就是政治,政治的本质就是平衡,皇帝也只能在各个利益集团之中找平衡。开国皇帝一般都只是这些势力当中最大的那一个代表而已,他还远远到不了一言九鼎的程度。
说完汉朝,接着说唐朝。
唐朝和汉朝的问题本质上也一样。开国皇帝李源远远到不了说一不二的程度。而且他离说一不二的程度,比刘邦还有点远。
当然,唐朝和汉朝的情形完全不一样。唐朝开国之初,最大的军功集团首领,不是别人,恰恰是李渊的儿子李世民。
很多人一说起玄武门之变,都以为这是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之间的争斗。错了,大大错了,玄武门之变背后真正的对手是李世民,和他的老爹李渊。
大家看,图中中间这个玄武门就是李世民射杀兄弟的地方,右边大明宫是后来才建的。
这个玄武门是太极宫的北大门,所以李世民的目标,本来就是冲着李渊去的。
李渊李世民父子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呢?
因为李世民的背后就是军功集团,大唐天下可以说完全都是李世民带着基本盘打下来的,可是李渊为了确保皇位稳固,不断解除秦王府中诸位大将的职权。
而唐朝建立过程中,军功最大的是李世民,而且李世民的军功比起韩信来,还要大得多,以至于李渊给了他天策府开府的权利,实在是封无可封了。再下一步,就只好让他当太子了。
如果真的让李世民当了太子,李渊这皇帝就不用干了。因为所有人都会等着李世民接班,谁也不会再把李渊放在心上了。
李渊为了坐稳自己的皇位,只能让李建成做太子,而且要抬高李建成的地位,打压李世民,以求平衡。
也许李世民本人可以忍,可惜,李世民的部下,那群军功集团不能忍。天下都是我们打下来的,凭什么让李建成当皇帝?他做了皇帝,自然会用他的班子,那我们这帮打天下的功臣,位置往哪里摆?
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汉唐2个朝代,谁能做皇帝,谁能做二代皇帝,这些军功集团的势力,才是背后的关键。
而所有大一统王朝兴起之初,这些军功集团的影响力都会存在一段时间,只有等这些个军功集团的头头脑脑都死绝了,王朝的接班人才会走上正轨。
古代皇帝,历来被称作天子,号称天命所归。
这当然都是封建王朝背景下,对皇权的某种神话。
实际上,皇帝只不过是一个代表,一个人能够当上皇帝,当然要有非常强悍的能力,能够领导群雄,让手下这些大将服气,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在战场的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最终胜出者。
可是,皇帝毕竟只是一个人,一个人的能力再强悍,他也只是一个人。
一个人不可能对抗整个军功集团。就算是皇帝,也要维护军功集团的利益。
每一个王朝的开端,必然伴随着战争。区别就在于有的王朝统一战争时间长,有的王朝统一战争时间短一点而已。
战争开启了新的王朝,战争催生出的军功集团,就必然伴随着新的王朝。
所以所有的新生王朝,在最开始的阶段,军功集团的影响力就特别巨大。
但问题在于,军功集团内部也会有矛盾。当打完了外敌之后,军功集团内部也会因为利益分配不均,不可避免出现地出现新的斗争。
所以刘邦平定天下之后,不可避免要对自己曾经的老部下下手,所以韩信等人必须死;而李唐建立之后,李渊也必须对李世民下手,只不过李世民太过于强大,反杀了。
其它所有的朝代,莫不如此。
这些军功集团内部的争斗,会有一个过程,直到取得最后的平衡。这个阶段一般不会太短,在开国皇帝这一代,很难完全平息。
而这个过程,即使皇帝本人可能也无法左右。他只能顺势而为。
因此,每个新生王朝二代皇帝的最终确立,也要伴随一场新的激烈斗争。这正是中国古代所有大一统王朝二代皇帝必折腾规律背后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