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中文网 www.7qzw.com,秦始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草长莺飞,正是江南的美好季节,油菜花一片灿烂的金黄。水稻的秧苗,在田野里泛着绿波。难得是晴空万里的好天气,融融暖日高悬在当顶,使行进中的秦军滴下汗来。李信为统帅,蒙恬、蒙毅副之,王贲为先锋的二十万秦军浩浩荡荡向楚国进发。进入楚国边界后,前面是一处岔路,李信忽然传令全军停止前进。
蒙恬发问:“元帅,为何止步,要休息不成?”
“非也。”李信自有想法,“我大军横扫魏国,获得全胜,大王甚喜,对我等予以了表彰。我辈自当再立战功,以报大王。本帅想,楚国地大,二十万大军在一处,何时才能灭楚。莫如我们兵分两路,齐头并进,岂不事半功倍。”
蒙恬本是好大喜功之人:“如此甚好。”
蒙毅也没把楚国放在眼里:“元帅主张英明,末将赞同。”
王贲颇有军事才能,他提醒说:“元帅,楚君新立,年轻气盛,楚国的统帅上柱国项燕,能征惯战广有谋略,且楚国可用兵马达五十万之多,我军原本在数量上居于劣势,若再分兵,过于分散,只恐不利。”
“王将军过虑了。”李信根本不以为然,“打仗讲一个气势,兵在精而不在多。我军挟灭魏之余勇,正好一鼓作气,灭亡楚国。楚王政变上台,军心民心不稳,此乃有利时机,分兵可以速胜。”
蒙恬、蒙毅皆急于建功:“元帅英明。”
李信当即决定:“本帅领兵十万,蒙毅为副将,自平舆一线进攻;蒙恬将军引兵十万,王贲为副将,自寝城一线进取。两军到城父会师,然后合兵攻占楚都寿春。”
秦军分兵后各自按自己的路线疾进。
军情报到楚都寿春,楚王负刍召集紧急朝会,议论如何御敌。他对项燕言道:“上柱国,秦军大举来犯,以为我楚国也像韩魏一样好欺,必须给予迎头痛击,使其受到重创。”
“大王所言极是,微臣执掌兵权,自当为主分忧,臣即日领兵奔赴前线,给秦军一个颜色看看。”
“可是,据军报,秦军是分两路来犯,项大人难免顾此失彼。”
“臣先打一路,回过头来,再打他另一路。”
“如此只恐不妥,”楚王说出他的想法,“我国兵多将广,也应两路迎敌,让秦军毫无便宜可占。”
“末将统领一路,另一路该由何人指挥?”
“寡人亲征。”
“这如何使得?”项燕反对,“大王九五之尊,王驾安危关乎国家的安危,万万不可涉险。”
“寡人并非未经战阵之人,亲征更可激励士气,让秦军遭到痛击,使其不敢小视我楚国。”
“大王,还是不去为好。”
“孤王之意已决,你不要再劝了,把你一路的仗打好,才是你的最大任务。”楚王下定了决心。
项燕一见难以阻止,便对裨将景骐说:“你和大王同行,要切记,无论胜负,大王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战败无所谓,还有本帅仍可再战,唯大王千万不可有任何闪失。”
“末将记下了。”
楚国四十万大军分成两路,离开寿春去往前线迎敌。两路秦军进展神速,李信已如期攻下平舆,而蒙恬也占据了寝城。两军齐头并进,李信直取鄂城,蒙恬则直逼城父。蒙恬的秦军在途中与景骐的楚军遭遇。双方列开阵势,做好了战斗准备。蒙恬见楚营中飘扬着楚王的旗帜,不免豪情倍增,也不与楚营搭话,挥军便冲杀过去。口中不停呼喊:“活捉楚王,立功的机会到了,抓住楚王者,赏万金,封万户侯,升十级。”
秦军入楚以来,一路连战连胜,士气正旺,全都不顾一切猛冲过来。而蒙恬则是不避箭矢直接奔楚王而来。楚王被这不要命的气势吓住了,在马上不由得全身战抖。景骐见状就要引军迎敌,但楚王拉住景骐马缰:“景将军不要离开寡人,你一离去无人保护,孤王该如何是好?”
景骐想起上柱国项燕的话,也就不敢离开楚王半步。主将景骐不上前接战,其他部将也不出头,楚营便被秦军冲了个七零八落。蒙恬一箭射来,雕翎带着风声从楚王耳旁飞过,吓得楚王魂飞魄散。“景将军,保寡人后退一箭地吧,这儿太危险了,快,要快!”
景骐无奈,只得护着楚王向后退走。岂不知战场之上,统帅的行动对全局的影响。楚王和景骐后退,兵士们都以为已抵挡不住,也都随之退潮一样后撤。秦军更是全力压上,紧紧咬住。蒙恬明白楚王就是楚军的软肋,盯准楚王毫不放松。他和兵士活捉楚王的呐喊震天动地。楚王在景骐的保护下,只是一味后撤。这样一来,楚军的后卫便暴露了,整个粮草辎重车队,全部在秦军的眼皮子底下。蒙恬下令放弃对楚王的追赶,全军的前锋一律向楚军粮草车队发射火箭。顿时,楚军的粮草车腾起熊熊火光,很快,噼噼啪啪响着燃烧起来。楚军随之大乱,楚王胯下的战马受到惊吓,咴咴乱叫,将楚王颠下马来。景骐慌忙将楚王架上一辆战车,命兵士加鞭催马落荒而逃。这一战,楚军损折十三万人,景骐带着七万残兵败将逃回了国都寿春。
另一路由李信率领的秦军,进展更是异常顺利。一路之上连下六座城池,楚军无不望风逃窜。李信每城留兵五千驻守,带领下余七万人马,继续向前进发,在淮水南岸与项燕大军遭遇。李信命蒙毅出战,项燕部将出迎。战过二十余合,楚将败退,蒙毅挥军掩杀,斩杀楚军数百。但蒙毅没有深追,他自作主张收兵返回了大营。
李信黑着脸:“蒙将军,本帅不曾鸣金,你为何擅自收兵?”
“元帅,末将担心楚军是诱敌之计。”
“楚军哪有诱敌的力量,这一路上尽是望风而逃。你本该乘胜追击,扩大战果,这大好战机被你轻易就断送了。”
蒙毅不敢再作辩解:“末将知错了。”
一骑快马如飞跑来,是蒙恬的信使。下得马来,信使向李信跪拜:“元帅,小人来送战报。”
“讲。”
“蒙恬将军与楚王亲率的二十万大军遭遇,蒙将军奋勇冲杀,我军神勇,楚军大败。斩杀楚军十三万人,楚王丢弃所有辎重,仅存性命,逃回了寿春,我军只损折一万人。”
“好!”李信吩咐,“下去,再报。”
信使走后,李信自得地对蒙毅说,“怎么样,楚军就是不堪一击,蒙恬获得大胜,而你还裹足不前。”
“末将知错,一定乘胜前进。”
说话之际,楚军全军开始后撤,而且呈现出慌乱迹象。李信闻报后,非常自信地认为:“这是楚王战败的消息传来,项燕军心不稳,蒙将军,趁其混乱退逃,要不惜一切追击,定能获得全胜。”
“末将谨遵帅令。”蒙毅催麾下五万人马,向楚军追杀过去。
楚军只是一味逃跑,掉队的兵将大都被俘,丢弃的辎重粮草无数,完全是仓皇逃跑的景象。李信带着殿后的两万人马紧随蒙毅身后,以便随时支援。蒙毅的秦军向前追赶大约十里路时,逃跑的楚军突然返过身来,而且是队列齐整地向秦军实施反击。李信闻讯,带殿后两万人马就要上前增援。然而,后面突然响起了震天动地的喊杀声。大约有五万楚军骑兵,兜屁股杀将上来。就这一冲,秦军便慌乱了,他们万万没想到身后还会有楚国大军。楚国的马军如疾风暴雨席卷而至,匆忙迎战的秦军顿时被冲得七零八落。而前面的五万秦军,也毫无心理准备,原以为楚军只是败逃,哪想到楚军会杀回马枪。十万楚军在数量上占优势,在气势上更是压倒了秦军。蒙毅原指望李信能领兵援助,更没想到背后还有楚军包抄,斗志更失,只能是保着李信,拼力杀开一条血路,两个人总算是冲出了重围。清点部下人马,还有四万余众。蒙毅对李信说:“元帅,我们为今之计,只有杀到城父城中,凭险据守吧。”
“也只能如此了,城父毕竟有城墙可以坚守。”李信和蒙毅率军向城父城靠近,眼见得在望了。
然而城父城内一片静寂,悄无声响,看不出有兵马驻扎。蒙毅心中起疑:“楚军莫再有埋伏。”
李信犹豫少许:“事已至此,便有埋伏也要冲进去,我们已是无路可退,倒不如和楚军杀个你死我活。”
蒙毅也无更好办法,领军率先杀入城中。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城父竟是一座空城。李信领军跟进后说:“蒙将军,火速在城内搜索饮食,让将士们抓紧时间饱餐休整,以防楚军前来攻城。”话音未落,城外四周喊杀声顿起,楚军从四面将城团团包围。攻城的楚军至少有十万之众,四万秦军穷于应付,勉强保住城池不被攻破。
蒙毅未免对蒙恬生怨:“我们这里如此苦战,而蒙恬那里大获全胜,也该过来支援我们。”
“说得是。”李信不从自身找原因,也对蒙恬产生不满,“我毕竟是全军统帅,蒙恬将军理应想到分兵照应。”
正在此时,城北方楚军阵脚突然大乱起来,是蒙恬率军冲杀过来。楚军竭力拦挡,但秦军拼死冲锋。渐渐,秦军到了城脚下。蒙恬在马上高声呼叫:“李元帅,末将前来接应,快引兵随我杀出重围。”
李信、蒙毅明白这是逃生的唯一机会,立刻大开城门,引军冲出。李信见到蒙恬仍不放元帅架子:“将军,为何才来救援?”
“元帅有所不知,我是拼死才勉强杀到城父的。”蒙恬告知,“那项燕料定我会来增援,途中设下伏兵,是末将不顾一切冲出了重围,人马却已损失大半,十万大军仅存三万余人,还好,总算能把元帅接应出去。”
两路秦军合兵一处,死命向外冲杀,以再损折一半人马的代价,才算杀出了楚军的合围。李信点验一下人马,进军时的二十万大军,还剩下不足五万人。禁不住仰天长叹:“天哪,我该如何向大王交代?”
蒙毅也不服输:“元帅,此次伐楚,我们对大王言称必胜,我弟兄也无颜回去面见满朝文武,末将有一计,可扭转败局。”
“说说看。”李信也希望出现奇迹。
“我军新败,楚军以为我们定是逃命返回了秦国,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我们何不杀个回马枪。”
蒙恬问:“你的意思是,再杀回楚国?”
“正是。”
“楚军无备,我们能有八成胜算。”蒙毅满怀信心。
蒙恬却不赞成:“我军仅存五万,且已是疲惫之师,战斗力减弱,倘若楚军有所防备,难免再吃大亏。”
蒙毅坚持己见:“我们这样回去,实在无颜面对大王,回马枪打个胜仗,可以赚回些脸面。”
“蒙毅将军所言甚为有理,楚军大胜,不会料到我军反击,回马枪定可全胜,本帅决定回师一击。”
于是秦国五万大军在李信统率下,再次进入楚国境内。此时是二更天气,夜色迷蒙,浮云飘动,星月无光,道路难辨。秦军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向前,他们的目标是项燕的营寨。如果偷袭成功,至少可以歼敌数万,甚至可以获得全胜。三更前后,秦军到了楚军营寨之外。但见,巡夜的军哨如常往来走动,营寨内没有任何异常,估计楚军全已进入了梦乡。李信悄声知会蒙毅:“诚如将军所料,楚军毫无防备,我军可以成功。”
蒙毅道:“事不宜迟,我们的大军全部压上去吧,立刻发起进攻,叫楚军全做梦中鬼。”
蒙恬则提议:“元帅,要留两万人马,一旦敌人有备,也好有兵接应,免得全盘皆输。”
蒙毅却不赞同:“原本是兵力有限,不把五万人马全部投入,就没有气势,也不可能获得大胜。”
李信支持蒙毅:“这就和赌钱一样,五万人马全部押上,孤注一掷了。输赢作此一举,本帅自信九成胜算。”
蒙恬拗不过,只得听任将令,与李信、蒙毅一起,向楚营发起了攻击。秦军呐喊着冲向楚营,待冲进大营,才知上当,楚营本是一座空营,里面一兵一卒皆无。蒙恬急道:“元帅,我们中计了,快撤!”
李信明白,忙传将令:“快,撤退!”
一言未尽,四面火把齐举,喊声震天。项燕指挥楚军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秦军中了埋伏,要把他们一网打尽哪!”
秦军不顾一切向外冲杀,楚军层层包围上来。蒙恬、蒙毅保定李信,左冲右突,且战且走。眼见身边的将士不停地倒下,秦军由于中计,毫无战斗力可言,再也不见了以往虎狼之师的狠劲,被楚军肆意砍杀。直到黎明时分,蒙恬、蒙毅、李信总算杀出了重围,他们不敢停留,马不停蹄地往秦国奔逃。中午前后,到达了上蔡,这才下马喘息。蒙恬收集部下,点验人数,包括轻伤在内的兵士,尚不足三千人。仅偏将裨将,就损折了七十余名。
李信听罢蒙恬的报告,半晌无言,冷不丁拔出腰间佩剑,横在膊子上,就要饮剑自刎。
蒙恬手疾眼快,一把夺下剑来:“元帅,你不能轻生。”
蒙毅也出言劝慰:“元帅,胜败本兵家常事,留得性命,我们还可发兵复仇再灭楚邦。”
“二位将军,想我在大王面前夸下海口,而今二十万大军仅剩三千残兵败将,偏将尽没,叫我如何向大王交代?还不如自己了断,以免遭到百官的耻笑,让大王为难。”
“元帅此言差矣,”蒙恬自有不同见解,“其实此番战败,非我军无能也,实为战略有误也。此败,也使大王清醒,对楚作战不能轻敌。我国当吸取教训,此败何尝不是以后胜利的基础。”
“回去面见大王,细说失败原由,丑媳妇难免见公婆,我们动身吧。”蒙毅将李信扶上了战马。
李信不再坚持自杀,默默无言地率残兵败将奔向咸阳。
&nb... -->>
草长莺飞,正是江南的美好季节,油菜花一片灿烂的金黄。水稻的秧苗,在田野里泛着绿波。难得是晴空万里的好天气,融融暖日高悬在当顶,使行进中的秦军滴下汗来。李信为统帅,蒙恬、蒙毅副之,王贲为先锋的二十万秦军浩浩荡荡向楚国进发。进入楚国边界后,前面是一处岔路,李信忽然传令全军停止前进。
蒙恬发问:“元帅,为何止步,要休息不成?”
“非也。”李信自有想法,“我大军横扫魏国,获得全胜,大王甚喜,对我等予以了表彰。我辈自当再立战功,以报大王。本帅想,楚国地大,二十万大军在一处,何时才能灭楚。莫如我们兵分两路,齐头并进,岂不事半功倍。”
蒙恬本是好大喜功之人:“如此甚好。”
蒙毅也没把楚国放在眼里:“元帅主张英明,末将赞同。”
王贲颇有军事才能,他提醒说:“元帅,楚君新立,年轻气盛,楚国的统帅上柱国项燕,能征惯战广有谋略,且楚国可用兵马达五十万之多,我军原本在数量上居于劣势,若再分兵,过于分散,只恐不利。”
“王将军过虑了。”李信根本不以为然,“打仗讲一个气势,兵在精而不在多。我军挟灭魏之余勇,正好一鼓作气,灭亡楚国。楚王政变上台,军心民心不稳,此乃有利时机,分兵可以速胜。”
蒙恬、蒙毅皆急于建功:“元帅英明。”
李信当即决定:“本帅领兵十万,蒙毅为副将,自平舆一线进攻;蒙恬将军引兵十万,王贲为副将,自寝城一线进取。两军到城父会师,然后合兵攻占楚都寿春。”
秦军分兵后各自按自己的路线疾进。
军情报到楚都寿春,楚王负刍召集紧急朝会,议论如何御敌。他对项燕言道:“上柱国,秦军大举来犯,以为我楚国也像韩魏一样好欺,必须给予迎头痛击,使其受到重创。”
“大王所言极是,微臣执掌兵权,自当为主分忧,臣即日领兵奔赴前线,给秦军一个颜色看看。”
“可是,据军报,秦军是分两路来犯,项大人难免顾此失彼。”
“臣先打一路,回过头来,再打他另一路。”
“如此只恐不妥,”楚王说出他的想法,“我国兵多将广,也应两路迎敌,让秦军毫无便宜可占。”
“末将统领一路,另一路该由何人指挥?”
“寡人亲征。”
“这如何使得?”项燕反对,“大王九五之尊,王驾安危关乎国家的安危,万万不可涉险。”
“寡人并非未经战阵之人,亲征更可激励士气,让秦军遭到痛击,使其不敢小视我楚国。”
“大王,还是不去为好。”
“孤王之意已决,你不要再劝了,把你一路的仗打好,才是你的最大任务。”楚王下定了决心。
项燕一见难以阻止,便对裨将景骐说:“你和大王同行,要切记,无论胜负,大王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战败无所谓,还有本帅仍可再战,唯大王千万不可有任何闪失。”
“末将记下了。”
楚国四十万大军分成两路,离开寿春去往前线迎敌。两路秦军进展神速,李信已如期攻下平舆,而蒙恬也占据了寝城。两军齐头并进,李信直取鄂城,蒙恬则直逼城父。蒙恬的秦军在途中与景骐的楚军遭遇。双方列开阵势,做好了战斗准备。蒙恬见楚营中飘扬着楚王的旗帜,不免豪情倍增,也不与楚营搭话,挥军便冲杀过去。口中不停呼喊:“活捉楚王,立功的机会到了,抓住楚王者,赏万金,封万户侯,升十级。”
秦军入楚以来,一路连战连胜,士气正旺,全都不顾一切猛冲过来。而蒙恬则是不避箭矢直接奔楚王而来。楚王被这不要命的气势吓住了,在马上不由得全身战抖。景骐见状就要引军迎敌,但楚王拉住景骐马缰:“景将军不要离开寡人,你一离去无人保护,孤王该如何是好?”
景骐想起上柱国项燕的话,也就不敢离开楚王半步。主将景骐不上前接战,其他部将也不出头,楚营便被秦军冲了个七零八落。蒙恬一箭射来,雕翎带着风声从楚王耳旁飞过,吓得楚王魂飞魄散。“景将军,保寡人后退一箭地吧,这儿太危险了,快,要快!”
景骐无奈,只得护着楚王向后退走。岂不知战场之上,统帅的行动对全局的影响。楚王和景骐后退,兵士们都以为已抵挡不住,也都随之退潮一样后撤。秦军更是全力压上,紧紧咬住。蒙恬明白楚王就是楚军的软肋,盯准楚王毫不放松。他和兵士活捉楚王的呐喊震天动地。楚王在景骐的保护下,只是一味后撤。这样一来,楚军的后卫便暴露了,整个粮草辎重车队,全部在秦军的眼皮子底下。蒙恬下令放弃对楚王的追赶,全军的前锋一律向楚军粮草车队发射火箭。顿时,楚军的粮草车腾起熊熊火光,很快,噼噼啪啪响着燃烧起来。楚军随之大乱,楚王胯下的战马受到惊吓,咴咴乱叫,将楚王颠下马来。景骐慌忙将楚王架上一辆战车,命兵士加鞭催马落荒而逃。这一战,楚军损折十三万人,景骐带着七万残兵败将逃回了国都寿春。
另一路由李信率领的秦军,进展更是异常顺利。一路之上连下六座城池,楚军无不望风逃窜。李信每城留兵五千驻守,带领下余七万人马,继续向前进发,在淮水南岸与项燕大军遭遇。李信命蒙毅出战,项燕部将出迎。战过二十余合,楚将败退,蒙毅挥军掩杀,斩杀楚军数百。但蒙毅没有深追,他自作主张收兵返回了大营。
李信黑着脸:“蒙将军,本帅不曾鸣金,你为何擅自收兵?”
“元帅,末将担心楚军是诱敌之计。”
“楚军哪有诱敌的力量,这一路上尽是望风而逃。你本该乘胜追击,扩大战果,这大好战机被你轻易就断送了。”
蒙毅不敢再作辩解:“末将知错了。”
一骑快马如飞跑来,是蒙恬的信使。下得马来,信使向李信跪拜:“元帅,小人来送战报。”
“讲。”
“蒙恬将军与楚王亲率的二十万大军遭遇,蒙将军奋勇冲杀,我军神勇,楚军大败。斩杀楚军十三万人,楚王丢弃所有辎重,仅存性命,逃回了寿春,我军只损折一万人。”
“好!”李信吩咐,“下去,再报。”
信使走后,李信自得地对蒙毅说,“怎么样,楚军就是不堪一击,蒙恬获得大胜,而你还裹足不前。”
“末将知错,一定乘胜前进。”
说话之际,楚军全军开始后撤,而且呈现出慌乱迹象。李信闻报后,非常自信地认为:“这是楚王战败的消息传来,项燕军心不稳,蒙将军,趁其混乱退逃,要不惜一切追击,定能获得全胜。”
“末将谨遵帅令。”蒙毅催麾下五万人马,向楚军追杀过去。
楚军只是一味逃跑,掉队的兵将大都被俘,丢弃的辎重粮草无数,完全是仓皇逃跑的景象。李信带着殿后的两万人马紧随蒙毅身后,以便随时支援。蒙毅的秦军向前追赶大约十里路时,逃跑的楚军突然返过身来,而且是队列齐整地向秦军实施反击。李信闻讯,带殿后两万人马就要上前增援。然而,后面突然响起了震天动地的喊杀声。大约有五万楚军骑兵,兜屁股杀将上来。就这一冲,秦军便慌乱了,他们万万没想到身后还会有楚国大军。楚国的马军如疾风暴雨席卷而至,匆忙迎战的秦军顿时被冲得七零八落。而前面的五万秦军,也毫无心理准备,原以为楚军只是败逃,哪想到楚军会杀回马枪。十万楚军在数量上占优势,在气势上更是压倒了秦军。蒙毅原指望李信能领兵援助,更没想到背后还有楚军包抄,斗志更失,只能是保着李信,拼力杀开一条血路,两个人总算是冲出了重围。清点部下人马,还有四万余众。蒙毅对李信说:“元帅,我们为今之计,只有杀到城父城中,凭险据守吧。”
“也只能如此了,城父毕竟有城墙可以坚守。”李信和蒙毅率军向城父城靠近,眼见得在望了。
然而城父城内一片静寂,悄无声响,看不出有兵马驻扎。蒙毅心中起疑:“楚军莫再有埋伏。”
李信犹豫少许:“事已至此,便有埋伏也要冲进去,我们已是无路可退,倒不如和楚军杀个你死我活。”
蒙毅也无更好办法,领军率先杀入城中。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城父竟是一座空城。李信领军跟进后说:“蒙将军,火速在城内搜索饮食,让将士们抓紧时间饱餐休整,以防楚军前来攻城。”话音未落,城外四周喊杀声顿起,楚军从四面将城团团包围。攻城的楚军至少有十万之众,四万秦军穷于应付,勉强保住城池不被攻破。
蒙毅未免对蒙恬生怨:“我们这里如此苦战,而蒙恬那里大获全胜,也该过来支援我们。”
“说得是。”李信不从自身找原因,也对蒙恬产生不满,“我毕竟是全军统帅,蒙恬将军理应想到分兵照应。”
正在此时,城北方楚军阵脚突然大乱起来,是蒙恬率军冲杀过来。楚军竭力拦挡,但秦军拼死冲锋。渐渐,秦军到了城脚下。蒙恬在马上高声呼叫:“李元帅,末将前来接应,快引兵随我杀出重围。”
李信、蒙毅明白这是逃生的唯一机会,立刻大开城门,引军冲出。李信见到蒙恬仍不放元帅架子:“将军,为何才来救援?”
“元帅有所不知,我是拼死才勉强杀到城父的。”蒙恬告知,“那项燕料定我会来增援,途中设下伏兵,是末将不顾一切冲出了重围,人马却已损失大半,十万大军仅存三万余人,还好,总算能把元帅接应出去。”
两路秦军合兵一处,死命向外冲杀,以再损折一半人马的代价,才算杀出了楚军的合围。李信点验一下人马,进军时的二十万大军,还剩下不足五万人。禁不住仰天长叹:“天哪,我该如何向大王交代?”
蒙毅也不服输:“元帅,此次伐楚,我们对大王言称必胜,我弟兄也无颜回去面见满朝文武,末将有一计,可扭转败局。”
“说说看。”李信也希望出现奇迹。
“我军新败,楚军以为我们定是逃命返回了秦国,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我们何不杀个回马枪。”
蒙恬问:“你的意思是,再杀回楚国?”
“正是。”
“楚军无备,我们能有八成胜算。”蒙毅满怀信心。
蒙恬却不赞成:“我军仅存五万,且已是疲惫之师,战斗力减弱,倘若楚军有所防备,难免再吃大亏。”
蒙毅坚持己见:“我们这样回去,实在无颜面对大王,回马枪打个胜仗,可以赚回些脸面。”
“蒙毅将军所言甚为有理,楚军大胜,不会料到我军反击,回马枪定可全胜,本帅决定回师一击。”
于是秦国五万大军在李信统率下,再次进入楚国境内。此时是二更天气,夜色迷蒙,浮云飘动,星月无光,道路难辨。秦军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向前,他们的目标是项燕的营寨。如果偷袭成功,至少可以歼敌数万,甚至可以获得全胜。三更前后,秦军到了楚军营寨之外。但见,巡夜的军哨如常往来走动,营寨内没有任何异常,估计楚军全已进入了梦乡。李信悄声知会蒙毅:“诚如将军所料,楚军毫无防备,我军可以成功。”
蒙毅道:“事不宜迟,我们的大军全部压上去吧,立刻发起进攻,叫楚军全做梦中鬼。”
蒙恬则提议:“元帅,要留两万人马,一旦敌人有备,也好有兵接应,免得全盘皆输。”
蒙毅却不赞同:“原本是兵力有限,不把五万人马全部投入,就没有气势,也不可能获得大胜。”
李信支持蒙毅:“这就和赌钱一样,五万人马全部押上,孤注一掷了。输赢作此一举,本帅自信九成胜算。”
蒙恬拗不过,只得听任将令,与李信、蒙毅一起,向楚营发起了攻击。秦军呐喊着冲向楚营,待冲进大营,才知上当,楚营本是一座空营,里面一兵一卒皆无。蒙恬急道:“元帅,我们中计了,快撤!”
李信明白,忙传将令:“快,撤退!”
一言未尽,四面火把齐举,喊声震天。项燕指挥楚军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秦军中了埋伏,要把他们一网打尽哪!”
秦军不顾一切向外冲杀,楚军层层包围上来。蒙恬、蒙毅保定李信,左冲右突,且战且走。眼见身边的将士不停地倒下,秦军由于中计,毫无战斗力可言,再也不见了以往虎狼之师的狠劲,被楚军肆意砍杀。直到黎明时分,蒙恬、蒙毅、李信总算杀出了重围,他们不敢停留,马不停蹄地往秦国奔逃。中午前后,到达了上蔡,这才下马喘息。蒙恬收集部下,点验人数,包括轻伤在内的兵士,尚不足三千人。仅偏将裨将,就损折了七十余名。
李信听罢蒙恬的报告,半晌无言,冷不丁拔出腰间佩剑,横在膊子上,就要饮剑自刎。
蒙恬手疾眼快,一把夺下剑来:“元帅,你不能轻生。”
蒙毅也出言劝慰:“元帅,胜败本兵家常事,留得性命,我们还可发兵复仇再灭楚邦。”
“二位将军,想我在大王面前夸下海口,而今二十万大军仅剩三千残兵败将,偏将尽没,叫我如何向大王交代?还不如自己了断,以免遭到百官的耻笑,让大王为难。”
“元帅此言差矣,”蒙恬自有不同见解,“其实此番战败,非我军无能也,实为战略有误也。此败,也使大王清醒,对楚作战不能轻敌。我国当吸取教训,此败何尝不是以后胜利的基础。”
“回去面见大王,细说失败原由,丑媳妇难免见公婆,我们动身吧。”蒙毅将李信扶上了战马。
李信不再坚持自杀,默默无言地率残兵败将奔向咸阳。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