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中文网 www.7qzw.com,初唐第一猛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十七章 班师还朝 第一卷终
(求收藏!兄弟们,看书的时候还望能够受累在加入收藏的地方顺手点一下。你们的支持与鼓励就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拜托了!漫步在这里叩谢了!!!)
二十天后,李恪的队伍终于与讨伐吐谷浑的主力部队会合。也终于见到了一直以来都想见到,却一直没有机会见到的李靖和李绩。
后世传说中,李绩(评书隋唐演义中的徐茂公,原名徐世绩,归唐后被赐姓李,李世民登帝位后,要避讳所以又去掉名字中的世字)可是诸葛亮一样的人物。留给后世的印象那是仙风道骨、手持羽扇,多智近乎妖的人物。实际当中,李绩却是一名智勇双全的勇将,根本就与仙风道骨没有任何关系。而李靖在传说中,更是风尘三侠之一,大有散仙的味道,实际中虽说没有神仙的味道,但也算得上是魅力十足的老男人。见到这两人之后,李恪心里有种怪怪的感觉,既有兴奋又是失望。造成这种想法的根本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李绩现在已经四十出头的年龄,而李靖更是已经六十五岁高龄。任何人的心理都是希望自己所崇拜的英雄,永远年轻、永远光芒四射。
在等待李恪到来的这段时间,这些个老将们早已经和薛仁贵等三人详谈过。老将们对于三个人还是很满意的,尤其是薛仁贵,虽说年龄不大,言谈举止之间已经流露出名将才具备的大家风范。最开始,当他们听到这些人从言语中流露出对李恪的崇敬之意时,还认为那是出于对他们提拔的感激。毕竟这个蜀王小的时候,他们也曾经见到过,也都知道当今天子对于这个儿子非常喜欢,常说和他很相像。在当今天子的众多子嗣中,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但是,他们很难相信一个才十六岁的王爷,能有多么了不起的能耐。但是在接下来的日子中,不管是指挥士卒操练,还是做军事推演,这三人总是显得与众不同。每每问及为何如此之时,这三人总会说当初蜀王殿下曾经说过如何如何。几员老将不由得对这个恪殿下产生了好奇。一个尚未成年,而且从未掌过兵的少年,为何会有这么多与众不同的军事知识,又是如何令这些个上过战场的将领对他如此敬服。不由得产生了,见到这位殿下后,好好聊聊的想法。
军人对于那些繁文礼节的重视,远远不如文臣那样看重。再见到李恪时,说了一些场面话之后,很自然的便把话题扯到了军事上面,大有要考较一番的意思。
李恪在前世的时候,虽说没有正经的钻研过什么兵书,但是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漫画书却是看过的。这两部兵书,在后世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军事当中,商业领域也是广泛使用。任何一个对军事有兴趣的人,对于这两部兵书都更不会感觉到陌生的。至于那些战略战术问题,后世的二战题材的电影中更是演绎的淋漓尽致。用于对敌时,李恪有可能做不到临机应变,但是口头上的军事推演,对他来说还是可以轻松应付下来的。
李恪到来的第三天,大军班师还朝。在还师的路途中李靖等一众老将们,对于李恪那层出不穷的新鲜战术思想大感兴趣,一有机会就会和他一起探讨。李恪呢,空有一千多年的书面理论知识,却对于现实中的兵种配置,多兵种协同作战以及攻城器械的应用等等实际作战经验极度匮乏。所以,也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好好的学习了一把。
回程的路上,没有了滑雪板,行军的速度也就慢了下来。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大军才算进入长安地界。而李恪通过这段时间不但学习到很多军事知识,更是和这些老将们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
长安城下明德门外,太子李承乾代天子迎接大军还朝。李靖、李绩、李道宗三人带领众将官上前参拜太子,交出虎符,并且进行完献俘后、进献臣服国书、献出传国玉玺等礼仪后,骑马跟随太子进宫觐见天子。沿途受到百姓山呼海啸般的欢迎时,薛仁贵等人不由得流露出发自内心的骄傲。
太极宫内,李世民接见班师还朝的众将,并对有功之人予以封赏。由于吐谷浑王慕容伏允被俘后服毒自杀身亡,这样一来,俘获吐谷浑太子慕容顺光并缴获了吐谷浑传国玉玺的李恪自然也就领了头功(李世民也有偏袒他的意思),被改封为辽王,领营州大都督,授开府仪同三司。这就意味着,李恪拥有了掌管东北地区军政大权的资格。薛仁贵则被封为忠武将军,李恪的营州大都督府折冲都尉。其余众将也各有封赏。
原本,李世民有意改封李恪为楚王,但是李恪在班师回京的路上给李世民上了一道折子。上面说,自己已经成年,想在外历练几年。为朝廷尽力,为父皇分忧。折子上还说自己自幼尚武,希望能够去东北或者西北任职。李世民考虑再三,最终还是决定让他到辽东任职,一是离京城近上一点,二是东北相对来说还安全一点。除去高句丽的国力还算强盛,其余各部族都不足以对当地造成威胁。还有一点就是,李孝恭就镇守在河间府,一旦辽东有事,自己的这个兄弟(叔伯)肯定会第一时间赶去支援。自己的众多子嗣当中,也唯有他向自己似的,文武双全,如果不是他要去这两个地方,自己又怎么忍心让他去受这份罪。
说明一下:这一章是第一卷的收尾,同时也是第二卷的铺垫。所以字数很少,还望各位兄弟见谅。
另外,漫步也知道最近三章,写得过于潦草,漫步自己也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只是最近事情实在太多,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写稿。貌似这两天没有球可看,所以兄弟们不要误以为兄弟是为了看球才敷衍了事……不过今天……即使俺说俺没有看球,也未必有人相信。汗……
过两天,俺会把这几章重新改过,再重新上传。嘿嘿,俺一定会认真修改滴,而且肯定不算在每日更新的计划之内。兄弟们就看在俺如此认真的份上,莫要生气了。如果还是不能令兄弟们消气的话,大可以在论坛里发帖子骂俺,俺一律加精置顶。但是,骂俺就可以了,可别骂俺的家人,拜托了!!!(未完待续)
第二十七章 班师还朝 第一卷终
(求收藏!兄弟们,看书的时候还望能够受累在加入收藏的地方顺手点一下。你们的支持与鼓励就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拜托了!漫步在这里叩谢了!!!)
二十天后,李恪的队伍终于与讨伐吐谷浑的主力部队会合。也终于见到了一直以来都想见到,却一直没有机会见到的李靖和李绩。
后世传说中,李绩(评书隋唐演义中的徐茂公,原名徐世绩,归唐后被赐姓李,李世民登帝位后,要避讳所以又去掉名字中的世字)可是诸葛亮一样的人物。留给后世的印象那是仙风道骨、手持羽扇,多智近乎妖的人物。实际当中,李绩却是一名智勇双全的勇将,根本就与仙风道骨没有任何关系。而李靖在传说中,更是风尘三侠之一,大有散仙的味道,实际中虽说没有神仙的味道,但也算得上是魅力十足的老男人。见到这两人之后,李恪心里有种怪怪的感觉,既有兴奋又是失望。造成这种想法的根本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李绩现在已经四十出头的年龄,而李靖更是已经六十五岁高龄。任何人的心理都是希望自己所崇拜的英雄,永远年轻、永远光芒四射。
在等待李恪到来的这段时间,这些个老将们早已经和薛仁贵等三人详谈过。老将们对于三个人还是很满意的,尤其是薛仁贵,虽说年龄不大,言谈举止之间已经流露出名将才具备的大家风范。最开始,当他们听到这些人从言语中流露出对李恪的崇敬之意时,还认为那是出于对他们提拔的感激。毕竟这个蜀王小的时候,他们也曾经见到过,也都知道当今天子对于这个儿子非常喜欢,常说和他很相像。在当今天子的众多子嗣中,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但是,他们很难相信一个才十六岁的王爷,能有多么了不起的能耐。但是在接下来的日子中,不管是指挥士卒操练,还是做军事推演,这三人总是显得与众不同。每每问及为何如此之时,这三人总会说当初蜀王殿下曾经说过如何如何。几员老将不由得对这个恪殿下产生了好奇。一个尚未成年,而且从未掌过兵的少年,为何会有这么多与众不同的军事知识,又是如何令这些个上过战场的将领对他如此敬服。不由得产生了,见到这位殿下后,好好聊聊的想法。
军人对于那些繁文礼节的重视,远远不如文臣那样看重。再见到李恪时,说了一些场面话之后,很自然的便把话题扯到了军事上面,大有要考较一番的意思。
李恪在前世的时候,虽说没有正经的钻研过什么兵书,但是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漫画书却是看过的。这两部兵书,在后世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军事当中,商业领域也是广泛使用。任何一个对军事有兴趣的人,对于这两部兵书都更不会感觉到陌生的。至于那些战略战术问题,后世的二战题材的电影中更是演绎的淋漓尽致。用于对敌时,李恪有可能做不到临机应变,但是口头上的军事推演,对他来说还是可以轻松应付下来的。
李恪到来的第三天,大军班师还朝。在还师的路途中李靖等一众老将们,对于李恪那层出不穷的新鲜战术思想大感兴趣,一有机会就会和他一起探讨。李恪呢,空有一千多年的书面理论知识,却对于现实中的兵种配置,多兵种协同作战以及攻城器械的应用等等实际作战经验极度匮乏。所以,也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好好的学习了一把。
回程的路上,没有了滑雪板,行军的速度也就慢了下来。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大军才算进入长安地界。而李恪通过这段时间不但学习到很多军事知识,更是和这些老将们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
长安城下明德门外,太子李承乾代天子迎接大军还朝。李靖、李绩、李道宗三人带领众将官上前参拜太子,交出虎符,并且进行完献俘后、进献臣服国书、献出传国玉玺等礼仪后,骑马跟随太子进宫觐见天子。沿途受到百姓山呼海啸般的欢迎时,薛仁贵等人不由得流露出发自内心的骄傲。
太极宫内,李世民接见班师还朝的众将,并对有功之人予以封赏。由于吐谷浑王慕容伏允被俘后服毒自杀身亡,这样一来,俘获吐谷浑太子慕容顺光并缴获了吐谷浑传国玉玺的李恪自然也就领了头功(李世民也有偏袒他的意思),被改封为辽王,领营州大都督,授开府仪同三司。这就意味着,李恪拥有了掌管东北地区军政大权的资格。薛仁贵则被封为忠武将军,李恪的营州大都督府折冲都尉。其余众将也各有封赏。
原本,李世民有意改封李恪为楚王,但是李恪在班师回京的路上给李世民上了一道折子。上面说,自己已经成年,想在外历练几年。为朝廷尽力,为父皇分忧。折子上还说自己自幼尚武,希望能够去东北或者西北任职。李世民考虑再三,最终还是决定让他到辽东任职,一是离京城近上一点,二是东北相对来说还安全一点。除去高句丽的国力还算强盛,其余各部族都不足以对当地造成威胁。还有一点就是,李孝恭就镇守在河间府,一旦辽东有事,自己的这个兄弟(叔伯)肯定会第一时间赶去支援。自己的众多子嗣当中,也唯有他向自己似的,文武双全,如果不是他要去这两个地方,自己又怎么忍心让他去受这份罪。
说明一下:这一章是第一卷的收尾,同时也是第二卷的铺垫。所以字数很少,还望各位兄弟见谅。
另外,漫步也知道最近三章,写得过于潦草,漫步自己也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只是最近事情实在太多,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写稿。貌似这两天没有球可看,所以兄弟们不要误以为兄弟是为了看球才敷衍了事……不过今天……即使俺说俺没有看球,也未必有人相信。汗……
过两天,俺会把这几章重新改过,再重新上传。嘿嘿,俺一定会认真修改滴,而且肯定不算在每日更新的计划之内。兄弟们就看在俺如此认真的份上,莫要生气了。如果还是不能令兄弟们消气的话,大可以在论坛里发帖子骂俺,俺一律加精置顶。但是,骂俺就可以了,可别骂俺的家人,拜托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