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大势已去 (1/2)
去看中文网 www.7qzw.com,唐朝小官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就在都督们的使者抵达洛阳的时候,秦少游已经率军抵达了函谷关下。
函谷关依然如故,那高大的城墙,一座座箭塔,在这崇山峻岭之中,格外的触目。
攻打函谷关,显然是不急的,秦少游已经命人安营扎寨,显然,他没有设置暂时营地的打算,而是索性让人大兴土木,打算在此设置一个长久的大营地。既然如此,那么就不是几个帐篷那样简单了,一时间,函谷关外连绵十几里都是尘土扬起,不亦乐乎。
秦少游的行辕装饰一新,既然打算在此长住,虽然他不贪图什么享受,却总要具有一定的舒适性才好,此时这儿反而成了一个交际中心,许多在洛阳的使者从王据那儿得不到什么准确的答复,便索性直接到函谷关来。
讨价还价是必不可少的事,秦少游似乎对于这些都督们并不太看重,指望他们带兵来助战?开玩笑,即便他们肯来,秦少游还不敢要呢,他素来知道兵贵精不贵多的道理,人越多,有时候反而是添乱,函谷关这里,根本不适合布置大量军马作战,关隘的争夺,也不是靠人多就有用。何况,这些人一旦来了,将来破关,必然漫天要价,甚至一群人杀入关中浑水摸鱼也是头痛的事。
因而对于助战的要求,秦少游一概拒绝,现在的秦少游,准确的来说要的不过是合法性和声势罢了。
对付韦家的朝廷,合法性最为重要,朝廷之所以是朝廷,是因为大家认可,同样的道理,若是大家认可的都是二皇子,那么这龙门宫又何尝不是朝廷呢?
至于声势,不过是吓唬人用的,韦家退居关中,现在天下纷纷讨韦,你怕不怕,你还敢跟着韦家多行不义吗,还敢为虎作伥吗?还有底气,在那长安城里高喊剿灭秦少游,诛杀余党吗?
做人,总是要留一线才好,谁都会明白,无论你和韦家多么亲近,无论你的今日是不是因为韦家的提携,可是今日喊得越凶,越是不留余地,等到秦少游入了关,可就没有任何转圜余地了,那秦少游赦免了韦家的都督,甚至愿意招降纳叛,可是这并不代表,欢迎你继续作死。
本质上,战争的双方,依靠的未必就是兵力的多寡,靠的也未必是谁的钱粮更多,某种程度,大家比的乃是信心,信心比黄金更加珍贵啊。当洛阳这儿信心十足,就更多人愿意为秦少游效力,因为谁都知道,为秦少游效力就可能得到极大的回报,今日为魏王殿下流血,这辈子就可衣食无忧。
同样的道理,关中那儿失去了信心,即便现在函谷关里的韦家军马比之城外的叛军要多,可是依然许多人,开始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了,譬如一些愤愤不平的高呼剿灭秦贼的人,现在突然就没有了声响,一些还想靠着韦家得到荣华富贵的人,此时也不禁要掂量掂量,毕竟这场富贵风险实在太大太大,谁能保证,今日得来的是富贵,明日得来的却是家破人亡?
即便是那些函谷关墙上的诸多将士,只怕也好不到哪儿去,他们肯卖命,一方面是某种惯性使然,毕竟他们当的是兵,吃的是饷,自然应当卖命。而另一层心思,只怕也就是杀敌立功了,只是当这叛军弹压不住,甚至杀入关中只是时间问题的时候,那么所谓的杀敌立功又还有什么意义?
禁军的特点和其他军马不同,比如从前的府兵,府兵往往是本地征召,因而一旦战场在本地,大家还晓得要保卫自己的乡人,毕竟自己家人和族人就在自己身后,临阵脱逃,就等于是将自己的妻儿弃之不顾。
可是禁军却是从天下各处的兵马抽调,固然都很精锐,只不过,他们在函谷关,保卫的却是别人的家乡,这意义可就全然不同了。
函谷关内已是军心浮动,甚至开始出现了不少的逃兵,而一时之间,许多武官竟也无计可施,因为大家都是人,那些士卒的感受,他们又岂会不能感同身受,短短一些日子,据说十几万的韦家军就被杀了个片甲不留,就连那些韦家的都督们为了苟活,居然也已倒戈,自己难道要平白无故的留在这里送死吗?
更不必说,现在天下都督俱都已经扯起反韦的大旗,除了这关中,朝廷已经约束不到任何地方,孤立无援,这关中固然关隘重重,可是关起门来又能坚守几时?这样下去,迟早还是要完,那么自己在这里流血流汗,岂不都是白费,甚至可能叛军杀入关来,必定要报复,到了那时,自己又如何自处?
武官们没有心思,士卒之间的流言越来越多,这对于韦玄贞来说,不啻是灭顶之灾,自从韦家当政以来,韦玄贞就没有睡过一次好觉,而如今,他越发的不安。
他心中要抱怨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他既抱怨自己的那个女儿,为何会有这多的野心,安安生生做一个皇后,又有什么不好?他抱怨族中子弟,绝大多数都没有出息,现在依然还有一些人在醉生梦死,他更抱怨韦陈亮这些人蛇鼠两端,居然敢背弃家族。
可是这些抱怨,似乎用处并不大,因为即便抱怨再多,对于眼下的事也是于事无补。
反而这个时候,军中的不稳让他更加忧心,固然这个时候,朝廷又开始了封官许愿,许多的公爵和侯爵也都赐了下去,甚至连一个不知名的偏将,居然都成为了侯爷,可是这不过是饮鸩止渴。
张晋近来可谓是马不停蹄,每日都会军中的事操心,对于这个女婿,韦玄贞是满意的,可同时,他又开始堤防起来。
现在人心隔肚皮,谁也说不清啊。
连韦陈亮... -->>
就在都督们的使者抵达洛阳的时候,秦少游已经率军抵达了函谷关下。
函谷关依然如故,那高大的城墙,一座座箭塔,在这崇山峻岭之中,格外的触目。
攻打函谷关,显然是不急的,秦少游已经命人安营扎寨,显然,他没有设置暂时营地的打算,而是索性让人大兴土木,打算在此设置一个长久的大营地。既然如此,那么就不是几个帐篷那样简单了,一时间,函谷关外连绵十几里都是尘土扬起,不亦乐乎。
秦少游的行辕装饰一新,既然打算在此长住,虽然他不贪图什么享受,却总要具有一定的舒适性才好,此时这儿反而成了一个交际中心,许多在洛阳的使者从王据那儿得不到什么准确的答复,便索性直接到函谷关来。
讨价还价是必不可少的事,秦少游似乎对于这些都督们并不太看重,指望他们带兵来助战?开玩笑,即便他们肯来,秦少游还不敢要呢,他素来知道兵贵精不贵多的道理,人越多,有时候反而是添乱,函谷关这里,根本不适合布置大量军马作战,关隘的争夺,也不是靠人多就有用。何况,这些人一旦来了,将来破关,必然漫天要价,甚至一群人杀入关中浑水摸鱼也是头痛的事。
因而对于助战的要求,秦少游一概拒绝,现在的秦少游,准确的来说要的不过是合法性和声势罢了。
对付韦家的朝廷,合法性最为重要,朝廷之所以是朝廷,是因为大家认可,同样的道理,若是大家认可的都是二皇子,那么这龙门宫又何尝不是朝廷呢?
至于声势,不过是吓唬人用的,韦家退居关中,现在天下纷纷讨韦,你怕不怕,你还敢跟着韦家多行不义吗,还敢为虎作伥吗?还有底气,在那长安城里高喊剿灭秦少游,诛杀余党吗?
做人,总是要留一线才好,谁都会明白,无论你和韦家多么亲近,无论你的今日是不是因为韦家的提携,可是今日喊得越凶,越是不留余地,等到秦少游入了关,可就没有任何转圜余地了,那秦少游赦免了韦家的都督,甚至愿意招降纳叛,可是这并不代表,欢迎你继续作死。
本质上,战争的双方,依靠的未必就是兵力的多寡,靠的也未必是谁的钱粮更多,某种程度,大家比的乃是信心,信心比黄金更加珍贵啊。当洛阳这儿信心十足,就更多人愿意为秦少游效力,因为谁都知道,为秦少游效力就可能得到极大的回报,今日为魏王殿下流血,这辈子就可衣食无忧。
同样的道理,关中那儿失去了信心,即便现在函谷关里的韦家军马比之城外的叛军要多,可是依然许多人,开始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了,譬如一些愤愤不平的高呼剿灭秦贼的人,现在突然就没有了声响,一些还想靠着韦家得到荣华富贵的人,此时也不禁要掂量掂量,毕竟这场富贵风险实在太大太大,谁能保证,今日得来的是富贵,明日得来的却是家破人亡?
即便是那些函谷关墙上的诸多将士,只怕也好不到哪儿去,他们肯卖命,一方面是某种惯性使然,毕竟他们当的是兵,吃的是饷,自然应当卖命。而另一层心思,只怕也就是杀敌立功了,只是当这叛军弹压不住,甚至杀入关中只是时间问题的时候,那么所谓的杀敌立功又还有什么意义?
禁军的特点和其他军马不同,比如从前的府兵,府兵往往是本地征召,因而一旦战场在本地,大家还晓得要保卫自己的乡人,毕竟自己家人和族人就在自己身后,临阵脱逃,就等于是将自己的妻儿弃之不顾。
可是禁军却是从天下各处的兵马抽调,固然都很精锐,只不过,他们在函谷关,保卫的却是别人的家乡,这意义可就全然不同了。
函谷关内已是军心浮动,甚至开始出现了不少的逃兵,而一时之间,许多武官竟也无计可施,因为大家都是人,那些士卒的感受,他们又岂会不能感同身受,短短一些日子,据说十几万的韦家军就被杀了个片甲不留,就连那些韦家的都督们为了苟活,居然也已倒戈,自己难道要平白无故的留在这里送死吗?
更不必说,现在天下都督俱都已经扯起反韦的大旗,除了这关中,朝廷已经约束不到任何地方,孤立无援,这关中固然关隘重重,可是关起门来又能坚守几时?这样下去,迟早还是要完,那么自己在这里流血流汗,岂不都是白费,甚至可能叛军杀入关来,必定要报复,到了那时,自己又如何自处?
武官们没有心思,士卒之间的流言越来越多,这对于韦玄贞来说,不啻是灭顶之灾,自从韦家当政以来,韦玄贞就没有睡过一次好觉,而如今,他越发的不安。
他心中要抱怨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他既抱怨自己的那个女儿,为何会有这多的野心,安安生生做一个皇后,又有什么不好?他抱怨族中子弟,绝大多数都没有出息,现在依然还有一些人在醉生梦死,他更抱怨韦陈亮这些人蛇鼠两端,居然敢背弃家族。
可是这些抱怨,似乎用处并不大,因为即便抱怨再多,对于眼下的事也是于事无补。
反而这个时候,军中的不稳让他更加忧心,固然这个时候,朝廷又开始了封官许愿,许多的公爵和侯爵也都赐了下去,甚至连一个不知名的偏将,居然都成为了侯爷,可是这不过是饮鸩止渴。
张晋近来可谓是马不停蹄,每日都会军中的事操心,对于这个女婿,韦玄贞是满意的,可同时,他又开始堤防起来。
现在人心隔肚皮,谁也说不清啊。
连韦陈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