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中文网 www.7qzw.com,刑徒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六十三章 我名蒯彻
“蒯老儿不总是得意的说,他儿子如何如何嘛……哈,现在倒好,死了都没钱下葬啊。”
“是啊是啊……”
“谁会要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废人?什么都不会,整日里只知道摇头晃脑!”
“是啊是啊……”
人们在窃窃私语。
各种各样的议论层出不穷,刘阚听得是真真切切。
眉头微微一蹙,心里有些不太痛快。何必呢?人家卖身葬父,不愿意帮忙的话就走嘛,交头接耳的论人是非,不管怎么说都算不得是一个好习惯。
朝着那文士看去,只见他依旧倔强的挺直腰板。
“给我三千钱,我的命就是他的!”
“三千钱?”有人嘲讽道:“一个能干的奴婢也就几百钱罢了……彻,你值这个数嘛?要我说,随便找个地方,刨个坑,把你爹埋了就是了。这老头又不是金贵命,还三千钱?”
程邈轻轻扯了一下刘阚,“东主,我们走吧。”
“唔……”
“这种事情太多了,何必为此而伤身?吃罢饭回去休息一下,明天一早还要接着赶路。”
刘阚犹豫了一下,点头答应下来。
转身正要离去,就听文士突然大声道:“范阳人有眼无珠,只三千钱就可得瑰宝,却无人识得。”
“蒯彻,你他娘的少装神弄鬼。你要是瑰宝,老子就是神仙了!”
文士的一句话,让许多人顿时义愤填膺。
刘阚也停下了脚步,再一次仔细的打量那文士。片刻后分开人群,走到了文士的面前。
“你可会种地?”
文士摇头道:“不会!”
“那你可会经商?”
文士又摇头说:“不会!”
“骑马打仗肯定轮不到你,你总要会点手艺活吧。”
文士摇头说:“在下也不会。”
刘阚笑了,“这你也不会,那你也不会……三千钱买你,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会什么?”
“我什么都不会,却有三寸不烂之舌。”
刘阚一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这文士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可是在他身后的程邈,眼中精光一闪。
忙在刘阚耳边道:“东主,此人怕是个策士!”
策士,在后世还有另外一个许多人耳熟能详的称呼:纵横家。
在春秋战国五百年大动荡中,‘士’阶层日益壮大。他们为了所依附者的利益,四处奔走争鸣,以辩力为雄。而且,随着战争的规模不断扩大,各国诸侯也渐渐的认识到了一个问题。
所谓国力,军力固然重要,政治上的攻势和外交上的斗争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故而,孙子开篇就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而在两千年之后,欧洲人才旗帜鲜明的写下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类名言警语。
策士就是伴随着这种社会环境而应运而生。
尤其是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崛起,成为山东六国的威胁。六国企图联合抗秦,而秦国则利用六国的矛盾远交近攻。于是,一场长达百年的合纵连横之争,就拉开了序幕。
策士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大显身手。
他们有自己的主张,往往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朝秦暮楚,见风使舵。
同时,他们熟知纵横之术,凭借机谋智慧,口才辞令四处奔走游说,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莫过于那苏秦张仪。
刘阚万万没有想到,逛街都能遇到策士。如今这策士的地位,已经大不如从前。原本,他们最善于借势,借他人的势而起。可随着六国被消灭,策士们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
始皇帝也用过策士,深知这些人的厉害,故而刻意的进行了打压。
家境好一些的,还能安享晚年;若是倒霉一点的,或者站错了队伍的,就只能一辈子颠簸流离,穷困潦倒。
眼前的这名策士,怕就是属于后者吧。
&... -->>
第六十三章 我名蒯彻
“蒯老儿不总是得意的说,他儿子如何如何嘛……哈,现在倒好,死了都没钱下葬啊。”
“是啊是啊……”
“谁会要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废人?什么都不会,整日里只知道摇头晃脑!”
“是啊是啊……”
人们在窃窃私语。
各种各样的议论层出不穷,刘阚听得是真真切切。
眉头微微一蹙,心里有些不太痛快。何必呢?人家卖身葬父,不愿意帮忙的话就走嘛,交头接耳的论人是非,不管怎么说都算不得是一个好习惯。
朝着那文士看去,只见他依旧倔强的挺直腰板。
“给我三千钱,我的命就是他的!”
“三千钱?”有人嘲讽道:“一个能干的奴婢也就几百钱罢了……彻,你值这个数嘛?要我说,随便找个地方,刨个坑,把你爹埋了就是了。这老头又不是金贵命,还三千钱?”
程邈轻轻扯了一下刘阚,“东主,我们走吧。”
“唔……”
“这种事情太多了,何必为此而伤身?吃罢饭回去休息一下,明天一早还要接着赶路。”
刘阚犹豫了一下,点头答应下来。
转身正要离去,就听文士突然大声道:“范阳人有眼无珠,只三千钱就可得瑰宝,却无人识得。”
“蒯彻,你他娘的少装神弄鬼。你要是瑰宝,老子就是神仙了!”
文士的一句话,让许多人顿时义愤填膺。
刘阚也停下了脚步,再一次仔细的打量那文士。片刻后分开人群,走到了文士的面前。
“你可会种地?”
文士摇头道:“不会!”
“那你可会经商?”
文士又摇头说:“不会!”
“骑马打仗肯定轮不到你,你总要会点手艺活吧。”
文士摇头说:“在下也不会。”
刘阚笑了,“这你也不会,那你也不会……三千钱买你,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会什么?”
“我什么都不会,却有三寸不烂之舌。”
刘阚一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这文士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可是在他身后的程邈,眼中精光一闪。
忙在刘阚耳边道:“东主,此人怕是个策士!”
策士,在后世还有另外一个许多人耳熟能详的称呼:纵横家。
在春秋战国五百年大动荡中,‘士’阶层日益壮大。他们为了所依附者的利益,四处奔走争鸣,以辩力为雄。而且,随着战争的规模不断扩大,各国诸侯也渐渐的认识到了一个问题。
所谓国力,军力固然重要,政治上的攻势和外交上的斗争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故而,孙子开篇就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而在两千年之后,欧洲人才旗帜鲜明的写下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类名言警语。
策士就是伴随着这种社会环境而应运而生。
尤其是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崛起,成为山东六国的威胁。六国企图联合抗秦,而秦国则利用六国的矛盾远交近攻。于是,一场长达百年的合纵连横之争,就拉开了序幕。
策士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大显身手。
他们有自己的主张,往往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朝秦暮楚,见风使舵。
同时,他们熟知纵横之术,凭借机谋智慧,口才辞令四处奔走游说,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莫过于那苏秦张仪。
刘阚万万没有想到,逛街都能遇到策士。如今这策士的地位,已经大不如从前。原本,他们最善于借势,借他人的势而起。可随着六国被消灭,策士们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
始皇帝也用过策士,深知这些人的厉害,故而刻意的进行了打压。
家境好一些的,还能安享晚年;若是倒霉一点的,或者站错了队伍的,就只能一辈子颠簸流离,穷困潦倒。
眼前的这名策士,怕就是属于后者吧。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