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中文网 www.7qzw.com,永历四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当浙江清军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机动兵力围攻舟山之时,福建的郑成功率部杀入位于厦门以西的漳州府。
永历五年五月二十五,郑成功率军进入了漳州府海澄县的磁灶,第二日,清军漳州总兵王邦俊率一千骑兵、两千步兵抵达磁灶附近,与明军对峙。郑成功料定清军必然骄纵轻敌,是故决定在磁灶伏击清军。
清军不疑有诈,全师攻入磁灶社内,为郑成功团团包围。虽然清军凭借着骑兵的优势奋力突围,但是郑成功也拿出了他早已准备好的杀手锏——藤甲兵。
郑成功军中的藤甲兵以三人为一组,一人执藤牌掩护,一人砍马,一人砍人。在明军猛烈的攻击之下,清军溃不成军,王邦俊率领败军落荒而逃,明军取得了磁灶之战的胜利。
永历五年,郑成功在取得磁灶大捷之后,于七月剿灭了投靠清军的海盗陈春,并于九月挥师漳州。面对郑成功大兵压境,福建清军派副将陈尚智率军驰援漳州,会合王邦俊所部与明军在钱山一带对峙。
九月二十五,清军率先发动进攻,明军以戎旗镇王秀奇、援剿左镇林胜并苏茂等一举歼灭了清军前锋,随后亲丁镇、前冲镇、援剿右镇各部杀出。清军横尸遍野,王邦俊、陈尚智狼狈逃窜,逃回漳州城,是为钱山大捷。。
永历五年十一月,随着郑成功在漳州连战连捷,福建清军被迫派遣福建提督杨名高率数千骑兵与步兵南下,增援漳州清军。由于清军南援漳州,必定要经过泉州,于是郑成功准备在泉州地界阻截清军。
郑成功率领所部渡过海峡,在小盈岭一带安营驻扎。杨名高令清军兵分三路,向小盈岭发起进攻,同时派一支清军由鸿渐山迂回到郑军后侧,企图合围明军。
郑成功亲自指挥明军奋勇杀敌,清军力战不敌,溃不成军,杨名高更是纵马而逃。负责包抄的那路清军,一开始进展顺利,明军中冲镇、游兵营皆不能敌,赖奇兵镇奋力厮杀,勉强稳住阵线。后甘辉率领亲丁镇赶到,与各镇奋力厮杀,清军全线溃败。明军合兵一处,追击至马厝巷而回,史称小盈岭大捷。
而就在郑成功于福建战场上连战连捷之时,位于金华府东阳县的山区中,一支全部由壮丁组成足足六七百人的队伍正行进其间。在步行领队的那个为首之人的带领下,这些汉子操着南腔北调的口音放歌前行。
我们都是神射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我们都是飞行军,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那浓密的树林里,
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
在那高高的山岗上,
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没有吃,没有穿,
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没有枪,没有炮,
敌人给我们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无论谁要强占去,
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
这支队伍的为首之人正是陈文,而此刻他带领着麾下的这支先遣部队高唱的便是后世著名抗日歌曲《游击队之歌》。当然,作为无耻的文抄公,陈文在将这首歌拿出来的同时,也掩耳盗铃的将名字变更为《大兰山王师之歌》,也算是对那些战死的袍泽们的一种缅怀吧。
这首《游击队之歌》节奏轻快,满怀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于大明在当下危如累卵的状况之下,大兰山明军的官吏将士们却依旧在为了恢复九州而努力来说很是应景。
甚至包括同志那个曾经被陈文认为不是很契合时代的词汇也被王江和孙钰等人称赞过,毕竟这同志二字在当下还是志同道合之人的意思,很是符合大兰山明军的精神,尤其是王江和王翊起兵时那份共同的志向。
陈文将这首在后世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拿出来后,不仅南塘营的将士们喜欢,就连老营的官吏们无事时也会唱上几句,只有王江碍于巡抚的身份不方便在麾下的官吏面前放声。只不过,陈文却很清楚,在私底下其实王江也很喜欢这首歌,工作之余偶尔也会哼上两句。
此次自天台山上的临时老营誓师出发后,陈文每天都会带领着这支先遣部队高唱着这首歌行进,从眼下看来,效果倒是好得出乎意料。
陈文很清楚的记得,去年自大兰山向新昌撤退的路上,明军在掩护百姓撤退的情况下,每天的行进速度也不过是在十里左右浮动。
此番出兵金华府,除了南塘营的第一局全军出击外,中军的骑兵队、火器队、工兵队、炮兵队、军医队皆有部分随行,而王江也派出了老营的部分官吏在孙钰的管束下预备在攻占东阳县城后以便对其进行统治。
虽然实际人数尚不足七百人,但是一应的军需物资却也绝不在少数。可是即便如此,从天台山出发到现在,始终行进在山路之上,这支先遣部队的行进速度也始终保持在二十五里左右,如果是行进在平原地形的话,行军速度应该还会更快。
回想着后世在网络上看到过的那段关于人类的行军速度直接受作战意志决定的理论,陈文暗叹“现代人诚不欺我”。
南塘营此前在四明山南部两战两捷,而此番行军又是以收复失地为目标,士气本就很高。一路上陈文始终以身... -->>
当浙江清军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机动兵力围攻舟山之时,福建的郑成功率部杀入位于厦门以西的漳州府。
永历五年五月二十五,郑成功率军进入了漳州府海澄县的磁灶,第二日,清军漳州总兵王邦俊率一千骑兵、两千步兵抵达磁灶附近,与明军对峙。郑成功料定清军必然骄纵轻敌,是故决定在磁灶伏击清军。
清军不疑有诈,全师攻入磁灶社内,为郑成功团团包围。虽然清军凭借着骑兵的优势奋力突围,但是郑成功也拿出了他早已准备好的杀手锏——藤甲兵。
郑成功军中的藤甲兵以三人为一组,一人执藤牌掩护,一人砍马,一人砍人。在明军猛烈的攻击之下,清军溃不成军,王邦俊率领败军落荒而逃,明军取得了磁灶之战的胜利。
永历五年,郑成功在取得磁灶大捷之后,于七月剿灭了投靠清军的海盗陈春,并于九月挥师漳州。面对郑成功大兵压境,福建清军派副将陈尚智率军驰援漳州,会合王邦俊所部与明军在钱山一带对峙。
九月二十五,清军率先发动进攻,明军以戎旗镇王秀奇、援剿左镇林胜并苏茂等一举歼灭了清军前锋,随后亲丁镇、前冲镇、援剿右镇各部杀出。清军横尸遍野,王邦俊、陈尚智狼狈逃窜,逃回漳州城,是为钱山大捷。。
永历五年十一月,随着郑成功在漳州连战连捷,福建清军被迫派遣福建提督杨名高率数千骑兵与步兵南下,增援漳州清军。由于清军南援漳州,必定要经过泉州,于是郑成功准备在泉州地界阻截清军。
郑成功率领所部渡过海峡,在小盈岭一带安营驻扎。杨名高令清军兵分三路,向小盈岭发起进攻,同时派一支清军由鸿渐山迂回到郑军后侧,企图合围明军。
郑成功亲自指挥明军奋勇杀敌,清军力战不敌,溃不成军,杨名高更是纵马而逃。负责包抄的那路清军,一开始进展顺利,明军中冲镇、游兵营皆不能敌,赖奇兵镇奋力厮杀,勉强稳住阵线。后甘辉率领亲丁镇赶到,与各镇奋力厮杀,清军全线溃败。明军合兵一处,追击至马厝巷而回,史称小盈岭大捷。
而就在郑成功于福建战场上连战连捷之时,位于金华府东阳县的山区中,一支全部由壮丁组成足足六七百人的队伍正行进其间。在步行领队的那个为首之人的带领下,这些汉子操着南腔北调的口音放歌前行。
我们都是神射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我们都是飞行军,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那浓密的树林里,
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
在那高高的山岗上,
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没有吃,没有穿,
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没有枪,没有炮,
敌人给我们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无论谁要强占去,
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
这支队伍的为首之人正是陈文,而此刻他带领着麾下的这支先遣部队高唱的便是后世著名抗日歌曲《游击队之歌》。当然,作为无耻的文抄公,陈文在将这首歌拿出来的同时,也掩耳盗铃的将名字变更为《大兰山王师之歌》,也算是对那些战死的袍泽们的一种缅怀吧。
这首《游击队之歌》节奏轻快,满怀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于大明在当下危如累卵的状况之下,大兰山明军的官吏将士们却依旧在为了恢复九州而努力来说很是应景。
甚至包括同志那个曾经被陈文认为不是很契合时代的词汇也被王江和孙钰等人称赞过,毕竟这同志二字在当下还是志同道合之人的意思,很是符合大兰山明军的精神,尤其是王江和王翊起兵时那份共同的志向。
陈文将这首在后世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拿出来后,不仅南塘营的将士们喜欢,就连老营的官吏们无事时也会唱上几句,只有王江碍于巡抚的身份不方便在麾下的官吏面前放声。只不过,陈文却很清楚,在私底下其实王江也很喜欢这首歌,工作之余偶尔也会哼上两句。
此次自天台山上的临时老营誓师出发后,陈文每天都会带领着这支先遣部队高唱着这首歌行进,从眼下看来,效果倒是好得出乎意料。
陈文很清楚的记得,去年自大兰山向新昌撤退的路上,明军在掩护百姓撤退的情况下,每天的行进速度也不过是在十里左右浮动。
此番出兵金华府,除了南塘营的第一局全军出击外,中军的骑兵队、火器队、工兵队、炮兵队、军医队皆有部分随行,而王江也派出了老营的部分官吏在孙钰的管束下预备在攻占东阳县城后以便对其进行统治。
虽然实际人数尚不足七百人,但是一应的军需物资却也绝不在少数。可是即便如此,从天台山出发到现在,始终行进在山路之上,这支先遣部队的行进速度也始终保持在二十五里左右,如果是行进在平原地形的话,行军速度应该还会更快。
回想着后世在网络上看到过的那段关于人类的行军速度直接受作战意志决定的理论,陈文暗叹“现代人诚不欺我”。
南塘营此前在四明山南部两战两捷,而此番行军又是以收复失地为目标,士气本就很高。一路上陈文始终以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