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中文网 www.7qzw.com,中华的另一种可能:魏晋风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魏晋南北朝的艺术
讲魏晋风流,当然不能忘了艺术,事实上,魏晋南北朝艺术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正如已故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中指出的: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传统艺术的各个门类,书法、音乐、绘画、雕塑、建筑,在那个时代都有辉煌的成就,书法前面已经讲过,这一讲里简略回顾一下那个时代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方面的成就。
先讲音乐。
中国传统的读书人向来重视音乐,旧时称才子一定要琴棋书画都好,打头的就是“琴”,即音乐。这大概与儒家注重“礼乐”有关,孔夫子以六艺教学生,六艺之一就是乐。魏晋士族大兴,士族中的精英分子几乎都有良好的音乐修养,能琴能筝的人不胜枚举,写过《琴赋》(嵇康、阮籍、马融、蔡邕、闵鸿、傅玄、成公绥、顾野王)、《筝赋》( 阮瑀、傅玄、陈窈、贾彬、顾恺之、萧纲) 的人都有好几个。比较特别一点的是笛子,写《笛赋》的人也有,比较少,但是魏晋时代关于笛子的传说却不少,例如“山阳笛”“桓伊三弄”。下面讲几个和音乐有关的人物的故事。
魏晋时代流传最广的和音乐有关的故事是广陵散,人物就是竹林七贤之一嵇康。这个故事最早见于《世说新语·雅量》: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广陵散的故事一千七百多年来脍炙人口,成语中的“绝唱”“绝响”“广陵散绝”,都是从这个故事来的。
嵇康不仅是演奏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音乐理论家,中国音乐史上第一篇独立完整的音乐理论著作就是嵇康的《声无哀乐论》。这篇文章从发表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一千八百年了,它的影响还在,它提出的问题还值得讨论。儒家的传统乐论是认为声有哀乐的,最典型的说法就是: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礼记·乐记》)这里说得很明确,声音生于人心,而与政局相通,所以是有哀乐的。这种理论在中国传统中是正统理论,直到今天都是如此。比如唐朝诗人杜牧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花》就是亡国之音。我们今天还常说靡靡之音是亡国之音,而革命的歌曲总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典型代表是“文化大革命”的语录歌,那时候带有一点点伤感、缠绵情调的歌曲都是不能唱的,都是要批判的黄色歌曲。前不久还有人提倡大唱红歌,据说红歌能鼓舞人的革命情感。可见“声有哀乐”一派一直是主流派,而嵇康却说声无哀乐,所以他是个异端。
不过不管你同不同意这一点,都不能不承认《声无哀乐论》是一篇极有分量的音乐理论著作,它以当时流行的清谈方式,设计了“秦客”与“东野主人”之间的辩论,经过八问八答,层层阐述“声之与心,殊途异轨,不相经纬”“和声无象,而哀心有主”“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的观点。 用今天的白话说,嵇康认为声音和感情是分开的,不是缠在一起的,声音只有好与坏之分、美不美之分,没有感情的问题,感情是人心里的东西,和声音没有关系。嵇康的理论不一定完美正确,但不能说他没有道理,他至少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看法,而且引发了更多的思考和持久的讨论,在音乐史上是大有贡献的。
嵇康还写过一篇长长的《琴赋》,辞藻华丽,不仅写出了琴乐之美妙,也贯穿了声无哀乐的道理。总之,从理论到实践,嵇康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一流音乐家。
竹林七贤中的阮氏叔侄—阮籍跟阮咸,都是音乐修养很高的人,阮籍写过《琴赋》,阮咸史称“解音”。当时著名的乐律学家荀勖按古制造了十二枚新律管,用来调声,自己很得意,但阮咸听了以后却觉得声音高了一点,断定是古尺和今尺的长度不一所致。荀勖开始很不服气,后来有人从地下发掘出了周代的玉尺,他才发现周尺比当时的尺的确长一点,以至自己所造的律管略短,这才佩服阮咸的神妙【1】。中国传统乐器中至今还有一种乐器叫“阮咸”,或简称“阮”(古琵琶的一种,四弦有柱),就是人们为纪念阮咸而命名的,因为这种乐器他弹得最好,也有人说这种乐器就是阮咸创造的。
“桓伊三弄”讲的是东晋音乐家桓伊的故事。“三弄”,弄的是笛子,“弄”就是演奏的意思。桓伊“善音乐”,笛子吹得尤其好,当时非常有名,以至于皇帝每有宴会都会请他去吹笛。当时的大名士王徽之听说他善吹笛,桓伊也早就听说王徽之的大名,但俩人互不相识。有一次偶然在旅途中相遇,王徽之在船中,桓伊在岸上,王徽之便派人去请桓伊吹一曲。桓伊那时已经做到左将军,地位很高,却不以为忤,很痛快地到王徽之船上连吹三曲,这就是有名的“桓伊三弄”的故事【2】。桓伊当了大官,但灵魂深处还是一个艺术家,每次听到好歌便陶醉不已,谢安说他“一往有深情”【3】。他和王徽之正是惺惺相惜,各自欣赏对方的风流才情,而忘掉了地位、礼节这些世俗的东西。这个故事被后世文人传为美谈。
说完音乐,再来说绘画。
我们现在所讲的中国画是用毛笔在纸上或绢上作画,使用的工具和技巧来源于书法,所以古人说“书画同源”。这样的中国画是在书法成熟之后才产生的,魏晋正是中国书法成熟并趋于巅峰之时,所以中国画也跟着发达起来。魏晋之前基本没有什么有名的画家,根据记载最早有名的画家如曹不兴、卫协、张墨,都是到了三国晋初才出现的,直到东晋南朝才出现戴逵、顾恺之、戴、宗炳、陆探微、张僧繇这样的大家。我们这... -->>
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魏晋南北朝的艺术
讲魏晋风流,当然不能忘了艺术,事实上,魏晋南北朝艺术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正如已故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中指出的: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传统艺术的各个门类,书法、音乐、绘画、雕塑、建筑,在那个时代都有辉煌的成就,书法前面已经讲过,这一讲里简略回顾一下那个时代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方面的成就。
先讲音乐。
中国传统的读书人向来重视音乐,旧时称才子一定要琴棋书画都好,打头的就是“琴”,即音乐。这大概与儒家注重“礼乐”有关,孔夫子以六艺教学生,六艺之一就是乐。魏晋士族大兴,士族中的精英分子几乎都有良好的音乐修养,能琴能筝的人不胜枚举,写过《琴赋》(嵇康、阮籍、马融、蔡邕、闵鸿、傅玄、成公绥、顾野王)、《筝赋》( 阮瑀、傅玄、陈窈、贾彬、顾恺之、萧纲) 的人都有好几个。比较特别一点的是笛子,写《笛赋》的人也有,比较少,但是魏晋时代关于笛子的传说却不少,例如“山阳笛”“桓伊三弄”。下面讲几个和音乐有关的人物的故事。
魏晋时代流传最广的和音乐有关的故事是广陵散,人物就是竹林七贤之一嵇康。这个故事最早见于《世说新语·雅量》: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广陵散的故事一千七百多年来脍炙人口,成语中的“绝唱”“绝响”“广陵散绝”,都是从这个故事来的。
嵇康不仅是演奏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音乐理论家,中国音乐史上第一篇独立完整的音乐理论著作就是嵇康的《声无哀乐论》。这篇文章从发表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一千八百年了,它的影响还在,它提出的问题还值得讨论。儒家的传统乐论是认为声有哀乐的,最典型的说法就是: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礼记·乐记》)这里说得很明确,声音生于人心,而与政局相通,所以是有哀乐的。这种理论在中国传统中是正统理论,直到今天都是如此。比如唐朝诗人杜牧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花》就是亡国之音。我们今天还常说靡靡之音是亡国之音,而革命的歌曲总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典型代表是“文化大革命”的语录歌,那时候带有一点点伤感、缠绵情调的歌曲都是不能唱的,都是要批判的黄色歌曲。前不久还有人提倡大唱红歌,据说红歌能鼓舞人的革命情感。可见“声有哀乐”一派一直是主流派,而嵇康却说声无哀乐,所以他是个异端。
不过不管你同不同意这一点,都不能不承认《声无哀乐论》是一篇极有分量的音乐理论著作,它以当时流行的清谈方式,设计了“秦客”与“东野主人”之间的辩论,经过八问八答,层层阐述“声之与心,殊途异轨,不相经纬”“和声无象,而哀心有主”“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的观点。 用今天的白话说,嵇康认为声音和感情是分开的,不是缠在一起的,声音只有好与坏之分、美不美之分,没有感情的问题,感情是人心里的东西,和声音没有关系。嵇康的理论不一定完美正确,但不能说他没有道理,他至少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看法,而且引发了更多的思考和持久的讨论,在音乐史上是大有贡献的。
嵇康还写过一篇长长的《琴赋》,辞藻华丽,不仅写出了琴乐之美妙,也贯穿了声无哀乐的道理。总之,从理论到实践,嵇康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一流音乐家。
竹林七贤中的阮氏叔侄—阮籍跟阮咸,都是音乐修养很高的人,阮籍写过《琴赋》,阮咸史称“解音”。当时著名的乐律学家荀勖按古制造了十二枚新律管,用来调声,自己很得意,但阮咸听了以后却觉得声音高了一点,断定是古尺和今尺的长度不一所致。荀勖开始很不服气,后来有人从地下发掘出了周代的玉尺,他才发现周尺比当时的尺的确长一点,以至自己所造的律管略短,这才佩服阮咸的神妙【1】。中国传统乐器中至今还有一种乐器叫“阮咸”,或简称“阮”(古琵琶的一种,四弦有柱),就是人们为纪念阮咸而命名的,因为这种乐器他弹得最好,也有人说这种乐器就是阮咸创造的。
“桓伊三弄”讲的是东晋音乐家桓伊的故事。“三弄”,弄的是笛子,“弄”就是演奏的意思。桓伊“善音乐”,笛子吹得尤其好,当时非常有名,以至于皇帝每有宴会都会请他去吹笛。当时的大名士王徽之听说他善吹笛,桓伊也早就听说王徽之的大名,但俩人互不相识。有一次偶然在旅途中相遇,王徽之在船中,桓伊在岸上,王徽之便派人去请桓伊吹一曲。桓伊那时已经做到左将军,地位很高,却不以为忤,很痛快地到王徽之船上连吹三曲,这就是有名的“桓伊三弄”的故事【2】。桓伊当了大官,但灵魂深处还是一个艺术家,每次听到好歌便陶醉不已,谢安说他“一往有深情”【3】。他和王徽之正是惺惺相惜,各自欣赏对方的风流才情,而忘掉了地位、礼节这些世俗的东西。这个故事被后世文人传为美谈。
说完音乐,再来说绘画。
我们现在所讲的中国画是用毛笔在纸上或绢上作画,使用的工具和技巧来源于书法,所以古人说“书画同源”。这样的中国画是在书法成熟之后才产生的,魏晋正是中国书法成熟并趋于巅峰之时,所以中国画也跟着发达起来。魏晋之前基本没有什么有名的画家,根据记载最早有名的画家如曹不兴、卫协、张墨,都是到了三国晋初才出现的,直到东晋南朝才出现戴逵、顾恺之、戴、宗炳、陆探微、张僧繇这样的大家。我们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