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中文网 www.7qzw.com,中华的另一种可能:魏晋风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如此人,曾不得四十!
魏晋名士的养生文化
在谈药、酒与名士风度的那一章里提到魏晋的养生文化,但没有多讲,其实这个问题很值得提出来单独谈一谈。
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有系统的养生理论首见于魏晋时期。有关养生的问题,虽然先秦已有零星论述,两汉也续有发挥,但真正成为关注的热点、形成讨论高潮是在魏晋。魏晋时士族兴起,养生文化在知识阶层开始流行,并借由知识阶层逐渐走向民间。所以魏晋时期在中国养生文化发展中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
养生意识缘自对自我生命的珍惜,所以早期的养生文化只是局限在社会金字塔的顶端,如皇帝(故早期养生术著作都假托黄帝与素女、神仙的问答),因为社会财富贫乏、贵贱悬殊,只有顶端的人才有珍惜生命的需要与讲究养生的可能。到了魏晋时期就不同了,门阀士族在社会上取得了很高的地位,有了充足的财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皇权的全面依赖,士族中的精英分子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生命之可贵了。前面讲过一则故事,出自《世说新语·伤逝》:王长史病笃,寝卧灯下,转麈尾视之,叹曰:“如此人,曾不得四十!”及亡,刘尹临殡,以犀柄麈尾著柩中,因恸绝。(濛别传曰:“濛以永和初卒,年三十九。沛国刘惔与濛至交,及卒,惔深悼之。虽友于之爱,不能过也。”)王濛临死的叹息和刘惔的悲痛,最能说明魏晋士族精英分子对生命的留恋和对自我的珍惜。而且,这种对一己生命的留恋与珍惜,在魏晋名士中并不只有一两例,而是一种普遍的情绪。正如王羲之在《兰亭序》中所表达的: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这种强烈的情感是摆脱了把自己定位于皇权的奴隶和工具—所谓“莫非王臣”—的心态,意识到我就是自己的主人的人才会有的。所以魏晋时代养生文化的发达是以士族社会为背景的,没有士族阶级的产生,就没有个体意识的觉醒,没有个体意识的充分觉醒,就没有养生文化的逐渐普及。
魏晋人珍惜生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社会的大动乱,而且还继续生活在这个动乱的余波中。这场大动乱就是汉末的农民大起义,以及由农民大起义所引发的军阀大混战,和随之而来的饥饿、瘟疫、死亡。在这场大动乱里,中国的人口几乎减少了80%—90%。据金兆丰《中国通史·食货》统计,汉恒帝永寿二年(156年)全国户数是1607万户,人口是5006万,到三国末年魏蜀吴合计只有户数149万户,人口剩下560万,几乎减少了90%。曹操的诗里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蒿里行》)王粲诗也说:“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七哀诗》)这基本上是写实,并不夸张。这场大动乱极大地消耗了这个国家的元气和民族的精气,所以接下来的魏晋南北朝不仅政权更迭频繁,人的寿命似乎都普遍缩短,如果我们统计一下魏晋名人的寿命,就会发现那个时代享高寿者甚少,而短命的甚多。比如建安时代的三曹七子,除了曹操活到六十五岁,孔融活到五十五岁,其余曹丕(187—226年)、曹植(192—232年)、王粲(177—217年)、刘桢(?—217年)、徐幹(171—218年)、阮瑀(约165—212年)、陈琳(?—217年)、应玚等人都只活到四十来岁。魏时的荀粲(约209—约237年)、王弼(226-249年)只活了二十几岁,嵇康只活了三十九岁,其余如何晏(?—249年)、夏侯玄(209—254年)、钟会(225—264年)也不过四十来岁。西晋的“二陆”:陆机(261—303年)、陆云(262—303年);“两潘”:潘岳(247—300年),潘尼(约250—约311年);“一左”即左思(约250—约305年),也都只活了四五十岁。这些人或死于疾疫,或死于政争,善终的很少。魏晋士族虽然生活都相当优裕,却无法避免早死,因此如何延长宝贵的生命,享受更多的荣华富贵,就成了他们心中的渴望与理想。这种心态造就了养生文化的肥沃土壤。
在魏晋养生文化中,嵇康是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他的《养生论》是中国古代第一篇系统讨论养生的理论和方法的重要文章。嵇康写了《养生论》以后,他的好友向秀写了一篇反驳他观点的文章《难养生论》,于是嵇康又写了一篇《答难养生论》,更详细地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养生论》和《答难养生论》合在一起看,才能更系统地看出嵇康关于养生的理论。这两篇文章在古文中算是很长的,这里只扼要地介绍嵇康的主要观点。
首先,谈养生得解决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即生到底可不可以养,或者说生命的长短究竟是一个定数还是一个变数。儒家有一个观点,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句话常常被一些人做庸俗的解释,结果就变成阎王掌握人的生死簿,生死簿上记载着人的寿命,都是早就定好的,多活一刻少活一刻都不可能。如果按照这个观点就不必谈养生了,养与不养都一样。道教则与此相反,不仅认为寿命可以延长,而且只要修炼得法,人还可以长生,变成不死的神仙。嵇康的《养生论》首先就反驳这两个极端,说它们“两失其情”,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夫神仙虽不目见,然记籍所载,前史所传,较而论之,其有必矣。似特受异气,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能致也。至于导养得理,以尽性命,上获千余岁,下可数百年,可有之耳。
就是说,神仙有,但学不成,而普通人的生命不是定数,通过修炼可以延长,达到几百岁、千把数都是有可能的。立了这个观点做前提,嵇康接下去就谈通过什么途径可以达到养生延寿的目的,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如何“导养得理,以尽性命”。嵇康提出了许多至今也没有过时的重要观点,简括起来说,我认为主要有下面几点:一,形神相须。嵇康把人的生命分为形(物质的)、神(精神的)两个部分,认为这两个部分互相依存,不可分离,“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
二,神为形之君。形神虽然互相依存,但有主次之分,神是主,是君;形是次,是臣:“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所以在养生中,养神重于养形,养心重于养身,养生要“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
三,养神养形,都要慎微。无论服药饵(嵇康认同“上药养命,中药养性”)、节饮食、慎寒暑、寡嗜欲,都不能忽视点点滴滴的努力,即所谓“一溉之功”(用给植物浇水做比方,每一次灌溉都是有功效的),避免“害成于微,而救之于著”。
四,兼养为功。养生要注意到各个方面,哪个方面都不能忽视,都必须兼顾到。而一般人很难面面俱到,所以嵇康说: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精散,此五难也。
除了这五难之外,还有各种来自其他方面危害生命的因素,也不能忽视。嵇康就举了一些例子。比如《庄子·达生》讲到有个叫单豹的,养生养得很好,七十岁了还像个年轻人,结果却被老虎吃掉了。又有个叫张毅的,外功练得很好,能够飞檐走壁,结果却得了内脏发炎的病死掉了。就我们今天的情形讲更复杂了,大至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小至人为事故、流行病、车祸,都可以夺人性命。如果养生不能兼顾这种种方面,还是达不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嵇康之后,养生问题进一步上升到哲理高度,变成玄学清谈中一个重要的辩论题目。《世说新语·文学》第二十一则:旧云,王丞相过江左,止道声无哀乐、养生、言尽意三理而已,然宛转关生,无所不入。
可见,养生问题在士族精英分子中已经变成经常性的话题。此后,越来越多的人对它进行理论探讨,自然也有不少人付诸生活的实践。如东晋的葛洪(284—约364年)也有一篇《养生论》,大意与嵇康差不多,但远不如嵇康深刻,不过有些地方讲得较细。下面择要介绍几点:一,养生要除六害。六害是:一名利、二声色、三货财、四滋味、五佞妄、六沮嫉。这跟嵇康说的差不多,但增加了“货财”,认为蓄货贪财也是对生命有害的。另外“佞妄”“沮嫉”特别概括了几种负面心理,比嵇康说得具体。
二,养生要保全真气。不消耗精气神,做到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乐、少愁、少好、少恶、少事、少机。
三,养生要注意饮食起居。不要久坐,不要久行,不要久视,不要久听。不饿的时候不要勉强进食,不渴的时候不要勉强饮水。身体要常常活动,但不要过分,吃东西要少一点,但不要到饥饿的程度。冬天的早上不要空腹,夏天的晚上不要饱食。早上不起太早,晚上也不睡太晚。
四,养生要保持好的心态,做到气定神闲,宽泰自居,恬淡自守。不行欺诈,不跟人争斗。要行善,不要作恶。
&nbs... -->>
如此人,曾不得四十!
魏晋名士的养生文化
在谈药、酒与名士风度的那一章里提到魏晋的养生文化,但没有多讲,其实这个问题很值得提出来单独谈一谈。
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有系统的养生理论首见于魏晋时期。有关养生的问题,虽然先秦已有零星论述,两汉也续有发挥,但真正成为关注的热点、形成讨论高潮是在魏晋。魏晋时士族兴起,养生文化在知识阶层开始流行,并借由知识阶层逐渐走向民间。所以魏晋时期在中国养生文化发展中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
养生意识缘自对自我生命的珍惜,所以早期的养生文化只是局限在社会金字塔的顶端,如皇帝(故早期养生术著作都假托黄帝与素女、神仙的问答),因为社会财富贫乏、贵贱悬殊,只有顶端的人才有珍惜生命的需要与讲究养生的可能。到了魏晋时期就不同了,门阀士族在社会上取得了很高的地位,有了充足的财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皇权的全面依赖,士族中的精英分子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生命之可贵了。前面讲过一则故事,出自《世说新语·伤逝》:王长史病笃,寝卧灯下,转麈尾视之,叹曰:“如此人,曾不得四十!”及亡,刘尹临殡,以犀柄麈尾著柩中,因恸绝。(濛别传曰:“濛以永和初卒,年三十九。沛国刘惔与濛至交,及卒,惔深悼之。虽友于之爱,不能过也。”)王濛临死的叹息和刘惔的悲痛,最能说明魏晋士族精英分子对生命的留恋和对自我的珍惜。而且,这种对一己生命的留恋与珍惜,在魏晋名士中并不只有一两例,而是一种普遍的情绪。正如王羲之在《兰亭序》中所表达的: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这种强烈的情感是摆脱了把自己定位于皇权的奴隶和工具—所谓“莫非王臣”—的心态,意识到我就是自己的主人的人才会有的。所以魏晋时代养生文化的发达是以士族社会为背景的,没有士族阶级的产生,就没有个体意识的觉醒,没有个体意识的充分觉醒,就没有养生文化的逐渐普及。
魏晋人珍惜生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社会的大动乱,而且还继续生活在这个动乱的余波中。这场大动乱就是汉末的农民大起义,以及由农民大起义所引发的军阀大混战,和随之而来的饥饿、瘟疫、死亡。在这场大动乱里,中国的人口几乎减少了80%—90%。据金兆丰《中国通史·食货》统计,汉恒帝永寿二年(156年)全国户数是1607万户,人口是5006万,到三国末年魏蜀吴合计只有户数149万户,人口剩下560万,几乎减少了90%。曹操的诗里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蒿里行》)王粲诗也说:“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七哀诗》)这基本上是写实,并不夸张。这场大动乱极大地消耗了这个国家的元气和民族的精气,所以接下来的魏晋南北朝不仅政权更迭频繁,人的寿命似乎都普遍缩短,如果我们统计一下魏晋名人的寿命,就会发现那个时代享高寿者甚少,而短命的甚多。比如建安时代的三曹七子,除了曹操活到六十五岁,孔融活到五十五岁,其余曹丕(187—226年)、曹植(192—232年)、王粲(177—217年)、刘桢(?—217年)、徐幹(171—218年)、阮瑀(约165—212年)、陈琳(?—217年)、应玚等人都只活到四十来岁。魏时的荀粲(约209—约237年)、王弼(226-249年)只活了二十几岁,嵇康只活了三十九岁,其余如何晏(?—249年)、夏侯玄(209—254年)、钟会(225—264年)也不过四十来岁。西晋的“二陆”:陆机(261—303年)、陆云(262—303年);“两潘”:潘岳(247—300年),潘尼(约250—约311年);“一左”即左思(约250—约305年),也都只活了四五十岁。这些人或死于疾疫,或死于政争,善终的很少。魏晋士族虽然生活都相当优裕,却无法避免早死,因此如何延长宝贵的生命,享受更多的荣华富贵,就成了他们心中的渴望与理想。这种心态造就了养生文化的肥沃土壤。
在魏晋养生文化中,嵇康是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他的《养生论》是中国古代第一篇系统讨论养生的理论和方法的重要文章。嵇康写了《养生论》以后,他的好友向秀写了一篇反驳他观点的文章《难养生论》,于是嵇康又写了一篇《答难养生论》,更详细地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养生论》和《答难养生论》合在一起看,才能更系统地看出嵇康关于养生的理论。这两篇文章在古文中算是很长的,这里只扼要地介绍嵇康的主要观点。
首先,谈养生得解决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即生到底可不可以养,或者说生命的长短究竟是一个定数还是一个变数。儒家有一个观点,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句话常常被一些人做庸俗的解释,结果就变成阎王掌握人的生死簿,生死簿上记载着人的寿命,都是早就定好的,多活一刻少活一刻都不可能。如果按照这个观点就不必谈养生了,养与不养都一样。道教则与此相反,不仅认为寿命可以延长,而且只要修炼得法,人还可以长生,变成不死的神仙。嵇康的《养生论》首先就反驳这两个极端,说它们“两失其情”,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夫神仙虽不目见,然记籍所载,前史所传,较而论之,其有必矣。似特受异气,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能致也。至于导养得理,以尽性命,上获千余岁,下可数百年,可有之耳。
就是说,神仙有,但学不成,而普通人的生命不是定数,通过修炼可以延长,达到几百岁、千把数都是有可能的。立了这个观点做前提,嵇康接下去就谈通过什么途径可以达到养生延寿的目的,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如何“导养得理,以尽性命”。嵇康提出了许多至今也没有过时的重要观点,简括起来说,我认为主要有下面几点:一,形神相须。嵇康把人的生命分为形(物质的)、神(精神的)两个部分,认为这两个部分互相依存,不可分离,“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
二,神为形之君。形神虽然互相依存,但有主次之分,神是主,是君;形是次,是臣:“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所以在养生中,养神重于养形,养心重于养身,养生要“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
三,养神养形,都要慎微。无论服药饵(嵇康认同“上药养命,中药养性”)、节饮食、慎寒暑、寡嗜欲,都不能忽视点点滴滴的努力,即所谓“一溉之功”(用给植物浇水做比方,每一次灌溉都是有功效的),避免“害成于微,而救之于著”。
四,兼养为功。养生要注意到各个方面,哪个方面都不能忽视,都必须兼顾到。而一般人很难面面俱到,所以嵇康说: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精散,此五难也。
除了这五难之外,还有各种来自其他方面危害生命的因素,也不能忽视。嵇康就举了一些例子。比如《庄子·达生》讲到有个叫单豹的,养生养得很好,七十岁了还像个年轻人,结果却被老虎吃掉了。又有个叫张毅的,外功练得很好,能够飞檐走壁,结果却得了内脏发炎的病死掉了。就我们今天的情形讲更复杂了,大至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小至人为事故、流行病、车祸,都可以夺人性命。如果养生不能兼顾这种种方面,还是达不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嵇康之后,养生问题进一步上升到哲理高度,变成玄学清谈中一个重要的辩论题目。《世说新语·文学》第二十一则:旧云,王丞相过江左,止道声无哀乐、养生、言尽意三理而已,然宛转关生,无所不入。
可见,养生问题在士族精英分子中已经变成经常性的话题。此后,越来越多的人对它进行理论探讨,自然也有不少人付诸生活的实践。如东晋的葛洪(284—约364年)也有一篇《养生论》,大意与嵇康差不多,但远不如嵇康深刻,不过有些地方讲得较细。下面择要介绍几点:一,养生要除六害。六害是:一名利、二声色、三货财、四滋味、五佞妄、六沮嫉。这跟嵇康说的差不多,但增加了“货财”,认为蓄货贪财也是对生命有害的。另外“佞妄”“沮嫉”特别概括了几种负面心理,比嵇康说得具体。
二,养生要保全真气。不消耗精气神,做到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乐、少愁、少好、少恶、少事、少机。
三,养生要注意饮食起居。不要久坐,不要久行,不要久视,不要久听。不饿的时候不要勉强进食,不渴的时候不要勉强饮水。身体要常常活动,但不要过分,吃东西要少一点,但不要到饥饿的程度。冬天的早上不要空腹,夏天的晚上不要饱食。早上不起太早,晚上也不睡太晚。
四,养生要保持好的心态,做到气定神闲,宽泰自居,恬淡自守。不行欺诈,不跟人争斗。要行善,不要作恶。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